当A股不希望白酒股扩容,带着上市梦想的酒企们,纷纷南下到港股叩门。


(资料图)

华润啤酒收购金沙酒业之后,“白酒教父”将收购而来的珍酒、李渡、湘窖、开口笑四大品牌打包推向港交所,珍酒李渡集团冲击“港股白酒第一股”。

现在的问题是,当白酒进入周期切换的过渡阶段,酱酒热潮逐渐退去,即便公司左手降价、右手加大营销投入,也阻挡不了珍酒失速,甚至已经开始影响公司的业绩表现。

珍酒李渡集团稳住阵脚并成功上市,还关系到吴向东能否赶在郎酒汪俊林之前,成为真正的白酒首富。

港股白酒第一股

1月13日晚间,珍酒李渡集团披露IPO招股书,拟登陆港交所主板,冲击“港股白酒第一股”。

中国资本市场30年,白酒股率创奇迹,市场上一直有“喝酒吃药行情”之说。

股王贵州茅台(600519.SH)的威名自不必说,就算在茅五洋泸汾这五大巨头之外,随便拎出一家白酒企业放到其他行业,大概率迎来赞叹的目光。

但是,在白酒称雄A股的这些年,港股市场还从未拥有过一家真正的白酒上市公司。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A股市场更熟悉白酒的投资逻辑,白酒板块在这边也算是如鱼得水,为什么珍酒李渡集团还要去港股?

实际上,监管层早就不希望白酒板块扩容了。

2015年口子窖和迎驾贡酒上市、2016年初金徽酒(603919.SH)成功IPO之后,7年时间过去了,中国上市公司数量增加了2000家,却未增一家白酒企业。

无论是“四大名酒”之一的西凤酒,还是结伴冲击上市的郎酒和国台酒,纷纷铩羽而归。

直接IPO不行,借道上市也行不通。最“可惜”的红星股份,即便联合小兄弟北冰洋,试图搭上地方国资重组的便车,也未能如愿注入大豪股份。

所以,这几年,多家白酒影子股在市场上引发追捧,也都只是昙花一现,无人拿到入场券。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