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文旅消费井喷,金马游乐在手订单充沛,业绩想象空间或已打开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调整优化,查验健康码、“就地过年”等成为过去式,出行链迎来显著利好。兔年春节,“人从众”回归了,“塞车”“售罄”等关键词多次霸屏,景区游客爆满酒店人气爆棚,旅游市场加速回暖。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春节假日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总体安全平稳有序。面对这份成绩单,多位旅业人感慨“超预期”。
曙光已现,今春“开门红”提振行业复苏信心,身处亏损阴霾下的众多旅企能否冲破艰难险阻,并在今年迎来业绩“翻身仗”?
过去:经营持续承压 2022年行业普亏
回溯过往三年,消费需求被抑制,旅客出游半径缩短,文旅业态也面临着新一轮革新。A面是出境团队游业务停摆,B面是跨省长线游屡遭重挫、周边短途游“接棒”上线,旅业人在彷徨、无奈之中等春来。
行业大环境不景气,旅企则难逃亏损。根据各旅企披露的2022年度业绩预告,ST凯撒、众信旅游、黄山旅游、桂林旅游、岭南控股、西安旅游等去年亏损额达亿元级,其中ST凯撒预亏8亿元至9.8亿元,众信旅游预计净利润为-2亿元至-2.8亿元,桂林旅游净利润预亏约2.82亿元。
针对业绩变动原因,旅企共同提及新冠疫情多发散发、跨省旅游熔断等导致业务开展受限、景区游客接待量及周边服务业务业态收入大幅下滑。具体来看,一些公司的文旅相关板块受到“重拳锤击”,经营中出现减值迹象。一方面,工作人员居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需到场”工作的进度,工程项目招标延期、延后施工情况多次出现,项目产能未得以如期释放,因获得的经营收益难以覆盖总成本,有的企业甚至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另一方面,市场需求走弱背景下,业务订单来源骤降,同时在手订单面临无法实施风险;对于重资产投入较大的企业而言,如客运业务车辆、船舶、港口、码头、站场等资产折旧摊销成本相对较为固定,创收有限情形下对企业整体经营的负影响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