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会怎样?依我看,命悬一线。”

2020年7月,魏建军在“造车三十年感悟特别电影”中提出了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长城汽车挺得过明年吗?”


(资料图)

针对这个问题,魏建军给出了上述回答。当时只觉得,玩噱头炒作的成分更多。

但是当近日听闻,曾经称霸SUV市场的哈弗品牌也要转型新能源时,不禁发觉,魏建军两年前所感受到的“命悬一线”,绝非危言耸听。

眼下,长城肯定是遇到危机了。不乐观的业绩预期,半年大跌的哈弗销量,还有新能源市场下相对弱势的WEY、欧拉等新能源车型,都让造车32年的长城在这个电动化白热化的时代倍感压力。

但有危便有机,哈弗这次变革恰当其时。在燃油车难以为继的局面下,哈弗要在2025年实现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80%,并计划2030年停售燃油车。

正如长城汽车总裁穆峰所说,这是长城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迈出的最坚定的一步。这意味着,无论是哈弗还是长城,都将迎来决定命运的背水一战。

01 时隔两年,魏建军更焦虑了

目前,长城尚未发布半年报。但是面对上半年接连的黑天鹅事件,坚固的长城也终究没能扛住。

7月15日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长城汽车2022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53亿至59亿元,同比增长50.2%至67.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8亿至23亿元,同比降低19.07%至36.66%。

此前一季度财报显示,长城汽车第一季度实现营收336.19亿元,与2021年同期相比增长8.04%;净利润16.34亿元,同比下降0.34%,扣非净利润13.03亿元,同比下滑2.41%。

这意味着,从去年三季度到今年一季度,长城已经连续3个季度出现净利润下滑,之前两个季度净利润分别下滑了35.82%和1.72%。此外,半年业绩预报显示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跌幅,相比一季度数据要明显扩大。相对乐观的是,此前三季度跌幅呈现明显收窄趋势,到今年二季度,归母净利润或有望实现正增长。

三费方面,除了销售费用有所下滑,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分别大涨77%和45.8%,这意味着,长城的盈利能力开始明显跟不上它的烧钱速度。而这也是快速转型时期不可避免的必经之路。

比起财报数据的深层次隐疾,哈弗的失速,则是广大消费者都有目共睹的。

去年一到七月,哈弗H6只有二月和四月失手跌到了SUV 销量榜的第二名,但是今年一月之后,哈弗H6已经连续半年失守冠军宝座,三月和六月更是被挤下了第四名。而将H6赶下神坛的,则是Model Y和宋PLUS DM-i两款新能源产品。

今年1-7月,哈弗H6累计销量为147870辆,同比大跌了30.7%。作为哈弗品牌的销量支柱,哈弗H6一旦动摇,哈弗品牌乃至长城整体销量难免受挫。

在今年1-7月的厂商零售销量榜单中,长城排名第9,相比去年同期下滑了一位,销量涨幅更是从去年同期的56.6%扭转为-13.6%。

至于新能源战场,目前长城主要靠欧拉好猫和芭蕾猫两款纯电产品以及WEY牌的两款插电混动车型(摩卡DHT-PHEV、玛奇朵DHT-PHEV)撑起大局。

2022年上半年,长城新能源车型总销量达到6.36万辆,总渗透率为12.3%,相比起上半年市场整体21.6%的渗透率,长城明显慢了半拍。

其中,欧拉作为一款主攻女性市场的产品,品类细分颗粒度过高,往往也意味着难以打入占据市场主体的男性市场,难以实现大规模的销量扩张。

而且欧拉上半年接近5.8万辆的销量中,入门级的黑猫白猫贡献了2.5万辆,但是今年2月由于动力电池成本承压,欧拉已经停止接单两款车型,7月已无最新销量数据,后续一旦失去两款走量产品,欧拉的销量整体大概率要打骨折。

尤其在自主品牌争先发力的混动市场中,长城更显弱势。在上半年6.36万辆中,WEY牌两款插混车型只贡献了大约五千多辆。而这,也正是长城要针对标杆产品哈弗H6推出插混车型的关键原因。

眼下,燃油车的辉煌难以为继,火热的新能源市场又未能占据一席之地,如果再不求变,不向新能源市场下一剂猛药,哈弗和长城的下一步将变得越发艰难。所以说,支撑起长城销量主体的哈弗进军新能源市场,是历史的必然,它背负着的是长城产品矩阵“全村的希望”。

但是进入插混领域的哈弗是否还能再现燃油车时代的辉煌,魏建军自己恐怕也没把握。

02 三车连发,哈弗还有什么招

能否再现辉煌目前还说不准,但是为了快速翻盘,哈弗是真的急了。

按照官方产品规划,除了前几天公布的哈弗H6 DHT-PHEV外,在即将开幕的成都车展和年底,哈弗还将推出两款全新车型,这意味着,哈弗要在五个月内推出三款新能源新车。

正如比亚迪王传福所说,电动化进程在加速,现在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长城确实深刻意识到了这一点。

除了新能源车型的快速密集布局,未来哈弗还将建立新能源公司,从组织架构上支撑和保障哈弗新能源事业的发展。

此外,长城汽车还将倾力打造“森林式生态”,以整车为核心全面布局新能源、智能化等相关技术产业;在森林式生态支持下,长城汽车除了现有的WEY插混车型和欧拉纯电车型外,后续定位更高端的沙龙,将接力进攻豪华纯电赛道,包括坦克品牌,也即将发布新能源产品。这意味着未来长城旗下五个乘用车品牌均将进军新能源市场。

说得通俗点,还是那一招“多生孩子多种树”。但是友商种种前车之鉴告诉我们,人多不一定力量大,也可能“三个和尚没水喝”。

技术路线方面,哈弗尽管时间紧迫,但仍然选择了谨慎客观的办法,那就是HEV+PHEV,在实现节能绿牌的同时规避了续航焦虑。基于自称全球市场最好的新能源技术——柠檬混动DHT技术,哈弗计划在10-20万最大价格区间内实现哈弗新能源产品的全面渗透。

不同于那些从零开始转型的传统车企,长城在纯电和插混领域都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但是仅仅是知己是不够的,更要知彼。眼下长城面临的局面是,多家传统车企已经在新能源领域取得反攻的阶段性胜利。

比亚迪作为全球销冠在插混和纯电领域双线领跑;广汽旗下的埃安已经突破月销两万辆,成功反超一众新势力;吉利旗下的高端纯电品牌极氪仅凭一款001已经达到了月均销量3000+,此外雷神混动车型也开始快速上量,交付两个月的帝豪L雷神Hi·X七月销量已经达到5586台;就连相对后进的长安,深蓝品牌首款车型SL03也在预售半小时快速突破万辆订单,甚至被不少业内人士称之为比亚迪海豹的劲敌。此外,还有一众混战的新势力品牌……

所以说,无论是节能插混路线,还是中高端纯电市场,长城都注定要面临一场艰苦卓绝的挑战。

在燃油车时代,哈弗H6虽然说不上惊艳,或者技术有多么卓越,低价质优,产品力均衡才是它历久弥坚,称霸SUV榜单的秘诀;但是来到新能源市场,哈弗H6在尺寸、售价、油耗方面,却还是被成本狂魔比亚迪压了一头。向来主打性价比的H6都只能做到这种程度,后续哈弗还能有什么制胜奇招?目前看来局势尚不明朗。

非要说有什么优势,那估计就是哈弗插混的订单比比亚迪少,交付效率会比比亚迪快不少。

虽然哈弗拥有750万的燃油车用户基本盘,但是在新能源市场,经历过去两年市场的快速爆发,新的标杆已经被快步前进的比亚迪竖了起来。后续,哈弗要分一杯羹可以,但是要想在新能源市场“重启下一个10年的王者之路”,只能说是不容乐观。

写在最后:

如今回望2020的灵魂拷问,长城确实挺过了2021。但是正如大事君两年前的文章所说,下一个三十年,难说。

两年前,魏建军说过:我希望未来的长城汽车在变,用三十年的积淀,去迎接此刻的巨变。如今,一切都应验了——燃油车时代建立的高大碉堡已经越发被侵蚀,哈弗别无选择,长城必须加速。唯有走出传统燃油SUV舒适区,才能在下一个十年乃至三十年更好地活下去。

而连续四个交易日以来股价超13%的涨幅,也表明了资本市场对于长城这一改变的认可。

面向2025年实现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80%,2030年停售燃油车的迫切目标,哈弗接下来十年注定要比过去十年,跑得更快更大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