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志刚
疫情常态化之下,消费者最担心什么?用四个字来概括,大概是“医疗挤兑”。在十几亿人的庞大需求之下,医疗资源很容易出现缺口。
向来以跨时间、跨空间调配医疗资源优势著称的互联网医疗,也变得力有不逮。尽管互联网医疗已经度过最初的阶段,进入了深水期。但面对疫情常态化大考,用科技的力量发出最大限度的努力,仍难以应对这场考验。
(相关资料图)
不可否认,互联网医疗已经成为解决社会民生问题的重要手段。但令人感到悲观的是,即便如今,互联网医疗企业还未能证明,“互联网+医疗”是一门好生意。互联网医疗赛道前方将要面对怎样的“路况”?仍需深度透析。
疫情不是“药神”?
疫情是否盘活了互联网医疗?目前来看,这一问题仍然很难回答。
表层看,疫情之下,线下医院接触传染的风险变高,互联网医疗通过远程问诊、健康传播等,安抚自我怀疑者的恐慌情绪,为慢病患者随诊、提供药品,发展得风风火火,让不少相关企业尝到了甜头。
比如平安好医生,此次疫情整体表现其实还是不错的。据报道,平安好医生先后与56个省市地方政府机构展开合作帮助防控,平台用户服务量激增,股价也出现大涨,平安好医生董事长兼CEO王涛心情似乎也不错。
“对未来我们无比激动和兴奋”、“中国互联网医疗的瓶颈正逐渐打开”、“这对整个行业是根本性,长期的利好。”
字里行间,似乎也流露出其对疫情过后在线医疗发展态势的看好。
疫情放开后,囤药需求剧增,医药电商平台同样获益匪浅。
京东健康承诺连花清瘟不涨价,并多备了一亿盒抗疫药;阿里健康不仅原价供应该药品,还将联动供应链伙伴,保持相关抗疫药物供给;这让两大平台获得不少好评。如果对比此前财报详细数据,京东健康或许更占优势。
在2022年上半年,京东健康总收入为202亿元,同比+48.3%;期内盈利2.23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的4.54亿元,同比扭亏为盈。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指标下(Non-IFRS)净利润达12.1亿元,同比+82.0%。
京东健康解释称,主要是由于销售医药和健康产品所得商品收入同比增加48.6%至175亿元。
阿里健康发布的2021财年(财年区间为2020年4月-2021年3月)年报显示,阿里健康全年收入155.2亿元,同比+61.7%。利润额3.43亿元,调整后净利润6.3亿元,同比+198.5%,较上年扭亏为盈。
但到了2022财年上半年(财年区间为2021年4月-9月),阿里健康宣布上半年营收为93.57亿元,同比+30.7%,增速相较于2021财年上半年的+74.0%大幅减缓。同时,2022财年上半年大幅亏损,期内亏损约为2.32亿元,而2021财年同期则盈利约2.79亿元。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医疗是一个强供给驱动的行业,仅仅疫情的需求刺激似乎并没有触动互联网医疗根本上的“病根”。
比如说消费者最为关注的新冠病毒应对措施,实际上已经总结的非常到位,且传播广泛,也比较普及,不需要互联网医疗平台专门提供,仅仅抖音快手这些娱乐为主的短视频内容平台,消费者对于新冠病毒相关信息都可以了解的比较完善。
随着生病的人数增多,更多人其实在抢药,对于药品供给情况,已经阳过的护士小林对此深有感触,“医疗物资短缺,阿里、京东、美团等平台方能做的其实不多,比如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和N95口罩,该紧缺的照样紧缺,京东目前虽然提供了抗原检测试剂预约服务,但是抢的人太多,很难抢得到。”
至于诊疗,在阿里健康兼职坐诊的王医生更有经验。王医生表示,现在很多医生护士自身面临感染,人员本就紧缺,能够完成线下医院的日常工作已经不易,能够在线上兼职接诊的更是少数。
这和疫情爆发初期的情况大有不同。在武汉刚刚爆发新冠病毒之时,当地医疗条件持续满负荷运转,但其他地区的医疗资源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发挥调配优势,跨区域输送。如今的境况是全社会的医疗资源都面临紧缺,调无可调、配无可配。
从王医生线上接诊情况来看,大多是新冠感染之后的轻症或中症,能够提供的诊疗建议实际上患者也大都知道,只不过不敢去医院,怕感染加重,线上问诊更多是求个心安。除了新冠感染者之外,其他的更多的是一些慢病患者。至于重症的话,患者一般不会拖着,都是直接去线下医院就诊,毕竟线上诊疗能提供的帮助确实有限。
互联网医疗业内也有企业持谨慎态度,好大夫创始人王航表示:“疫情会不会是互联网医疗的转折点,很难说。”
卓健科技创始人尉建锋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表示,从行业的角度看,互联网医疗其实还没有到爆发时间。
春雨医生CEO王羽潇也认为,对于互联网医疗来说,现阶段各家都还处于市场发展的早期阶段,在线问诊也部分起到了“流量入口”作用。
补全与闭环
互联网医疗的链路很长,注定企业入局的成本高昂,只能选择从单点切入。对应互联网赋能医疗的三个层次:信息、产品以及服务。独角兽企业大都选择了信息,巨头们入局则更多从产品入手。
在互联网医疗刚诞生的阶段,以赋能医疗信息要素为主,一众互联网医疗创业者通过挂号、科普等进行资源连接。
曾用名挂号网的微医,在最初提前抢占医疗信息化赛道,帮助医院实现医疗行为信息化建设并想要从中分羹,在打通医院的内网和外网之后,帮助医院窗口外移。
好大夫在最初,主要就做“扫院”这一件事,慢慢在网站上聚合了全国20多万位医生的信息。当网站有了热度,病人就可以通过好大夫获得医生的“预约加号”服务。
丁香园则更加聚焦于“医疗科普”,从最初医生专业社区出发到现在向C端输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为医生做服务,为大众做科普。在疫情期间,丁香医生选择推出“疫情地图”,实时跟踪疫情数据;发布1600多篇科普、辟谣文章。
随着政策逐渐明朗,电商销售处方药的政策口子出现,医药电商逐渐崛起,巨头躬身入局。
阿里斥资1.71亿美元控股中信21世纪股份有限公司(00241.hk),而后更名“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同样把卖药能力发挥到极致,在成立初期与卖药相关的收入占比几乎超过九成。
医疗服务商业链路最长,变现潜力更高,但开发起来反而最为困难,占据互联网医疗任何单一环节都不足以取胜,想要把互联网医疗变成好生意,需要做到两个动作:补全与闭环。
从医疗角度来看,挂号、问诊、治疗等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之间都存在割裂。比如医疗的核心:诊与疗。在“诊”方面目前做到了轻问诊,在“疗”方面,由于技术限制,如打针、输液、手术等接触式治疗还无法远程实现,诊疗之间无法有效融合。
当无法形成闭环时,互联网医疗的用户就很难转化为客户。互联网主要围绕用户获取价值,因为用户与客户两个角色之间往往比较模糊。比如对于广告业务来说,用户就是客户,当用户投入注意力之时就能带来价值。
如今,互联网已经进入了深水区,用户到客户之间的转化路径越拉越长,用户与客户之间的区分也越来越明显。从轻问诊到深度问诊,从消费医疗到严肃医疗,中间需要信任度的不断加深,这仍然是个漫长的过程。
只不过,互联网医疗企业们已经没有了退路,随着疫情的平缓结束,不止是红利的衰退,资本的耐心也已经耗光。以微医为例,据天眼查专业版APP显示,微医的融资历史多达10条,已经到了Pre-IPO的关键档口。
除了微医外,2021年也曾有医联、医脉通、圆心科技等大批互联网医疗企业高调冲击IPO。想要借疫情的“东风”并不容易,从此次疫情的实战情况来看,互联网医疗企业也仅仅是做到了轻问诊以及消费医疗,面对严肃诊疗的深水区表现出明显的“畏惧”。
对于短期内爆发的新冠疫情患者来说,如今的互联网诊疗和曾经火热的知识付费没有本质区别,最大的作用实际上都是用来消除焦虑。知识付费消除的是人们心理层面对知识的焦虑,而互联网诊疗是消除人们对生理层面健康的焦虑。
想要跨越互联网医疗从产品到服务的鸿沟,形成产业闭环,本质上需做好生意模式转变的打算:从洗发水模式到理发店模式 。
如果从规模效应的维度观察,洗发水模式无疑更为优秀。但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医疗企业并不是“洗发水”的生产者,只是“洗发水”的搬运工。单纯做药品生意,考验的仅仅是渠道以及供应链能力,这并不是互联网医疗的核心能力,即便做好也并不能真正把互联网医疗变成好生意。
由于不够深入产业链上游,所能获取的价值实际有限,主要依靠供应链以及下游渠道优势难以打开行业天花板,这时候想要深入掘金,只能结合理发店模式向外拓展。
理发店模式从服务入手,和家政市场类似,分散且难以实现标准化供给,相比家政市场服务供给更加严格,对于互联网医疗企业来说需要投入更多。但相比医药研发的巨额资金投入来说,能更好的打开互联网医疗的想象空间。
从洗发水模式到理发店模式,需要互联网医疗企业不再局限于医疗的外围打转,而是将互联网与医疗融合更加紧密,很多企业选择聚焦专科医疗领域来实现。
京东健康相继成立感染及肝病中心、脑营养中心、皮肤修复中心等9个专科中心。“专科专病”模块已在平安健康APP首页占据重要位置,其中包括神经外科、肿瘤中心、罕见病、甲乳两腺等。
不过,互联网医疗还未触及到医疗的核心地带,发展尚浅。在供给端,互联网医疗企业并没有实际掌握医生群体,仍然是“借用”为主;在需求端,对于病患的诊疗如同隔山打牛,起到的效果仍然不及线下。
在互联网江湖(VIPIT1)团队看来,健康本是刚需,但在线问诊的轻问诊+轻诊断目前仍稍显鸡肋。这时候,平台的商业化行为可能会影响到用户体验,导致用户流失。
一个成功的商业生态应该是高频与高频共振,或者高频带低频。但如果是低频和低频的“报团取暖”,等于同时养了两个“吞金兽”,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并不理智。
这背后,决不能忽视的是,医疗仍然是被高度监管的行业,因此不能用对待科技公司的方式去监管互联网医疗机构。互联网医疗未来很难完全市场化运作,有形的手或许会更深度参与到互联网医疗之中,为其发展带来新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