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1984年,Wendy's快餐连锁店发起了一场可能是餐饮行业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广告攻势:在一家虚构的快餐厅里(影射麦当劳和汉堡王),三位老太太面对着一个大盘子,盘子里放着一只巨型汉堡包,却只配了一小片牛肉饼。其中一位老太太带着疑惑的表情,反复询问:“牛肉在哪里?”(Where's the beef?)

据说,这条广告一度使得Wendy's的销售额攀升了31%,在美国观众心目中留下了“麦当劳和汉堡王的牛肉饼不如Wendy's那么大”的不可磨灭的印象。毕竟,除了素食主义者之外,对于大部分消费者而言,汉堡包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是牛肉,只有够大块的牛肉才能让人产生满足感。难怪这条广告直到2020年还在以各种改编方式重播,尤其是在疫情导致北美肉类供应链一度中断的情况下。

“牛肉在哪里”?这也是此时此刻,我最想为互联网行业提出的问题。相信数以万计的互联网从业者也非常关心这个问题。过去三个月,我们在各种文件和官方媒体报道当中,看到了对于互联网行业、对于平台经济的许多鼓励之词。各级主管部门都很重视互联网对于拉动就业、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义。但是,这些鼓励和重视之词,还称不上汉堡包里的牛肉。坦白说,在这段时间,我看到的唯一一块“牛肉”,就是2022年12月底颁发了80多个国产游戏版号,以及时隔一年多再次颁发进口游戏版号。

对于饥肠辘辘的食客(也就是投资者、从业者)而言,汉堡包刚刚端上来时,仅仅有香软的面包片、新鲜的配菜和可口的奶酪,他们可能就比较满意了。可是在吃了几口,感觉没那么饿了之后,他们就会燃起对牛肉的熊熊欲望。因为只有牛肉能真正喂饱他们,只有牛肉能让他们忘记曾经的饥饿,也只有牛肉能让他们对更长远的未来充满信心。如果餐厅愿意多上两片面包、多上一些菜叶和西红柿、再配上清凉可口的饮料,他们也会很喜欢,但这一切仍然无法抵消对牛肉的渴望。

当然,互联网行业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行业,千头万绪,每个细分行业对于“牛肉”都有不同的要求。要给这么大的一个行业输送牛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出现几个月乃至几个季度的滞后是可以理解的。无论如何,无论对于行业自身还是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有几块标志性的“牛肉”,可以迅速从根本上提振所有人的信心:

第一是滴滴合规整改的完成,以及滴滴APP的重新上架。在满帮、BOSS直聘旗下的APP纷纷上架之后,人们最关心的是滴滴整改何时完成,以及整改完成之后何时能开启港股上市。这块牛肉应该是最容易烹饪、最容易端上桌的,各路媒体也已经期望很久了。老实说,目前资本市场已经基本折现了“滴滴上架”的价值,也就是提前把牛肉记录在案了;等到牛肉真的端上桌,投资者也不会有太多新的惊喜。

第二是包括蚂蚁、腾讯在内的互联网公司获得金融控股(金控)集团牌照。前几天主管部门已经宣布了蚂蚁等一批互联网平台的金融业务整改取得阶段性进展,那么这些互联网平台当然希望获得至关重要的金控牌照。事实上,早在2021年上半年,蚂蚁和腾讯的管理层就表达了设立金控集团的意愿。我一直认为,腾讯在2022年以分红方式减持京东、美团等投资对象的股票,很可能就是为了满足金控集团控股股东的资产负债表要求(股权投资不得超过净资产的一定比例)。

这块牛肉很大,也很难做熟,或许这就是过去两年反复传出相关消息,却每次都没有得到验证的原因。如果在金融这么敏感、高风险的业务上面,互联网平台都能够找到一条合法合规的平稳路线,那么大家对其他业务的信心肯定也会提高。至于蚂蚁集团何时重启上市,只是这个问题的一个副产品罢了。对于这块牛肉究竟能不能吃到、何时吃到,资本市场还有争议,不过总体上是倾向于乐观一边。

第三是对于以TikTok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出海企业,能否给予更多的实质性帮助。最近TikTok再次面临严峻的海外监管问题,这一次不一定能平安着陆。主管部门已经清晰地表达了“支持、鼓励互联网平台出海参与竞争”的态度,主流互联网公司也乐意出海。问题在于,此时此刻,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公司的一切中国企业,在海外面临的风险不仅仅是文化冲突或通常的合规问题;中美双边关系的持续降温乃至“硬脱钩”,早已成为最大的风险。

过去两年,一批中国互联网平台及智能硬件公司在事实上被逐出了印度市场。腾讯等中国企业对欧美科技公司、内容公司的收购变得越来越艰难。与其说中国互联网出海还大有可为,不如说出海的黄金时代可能已经结束。有人会说:即便国家给予了帮助,该失败的出海也还是会失败的。然而,帮助有没有效果是一个执行问题,能不能给予帮助则是一个信心问题。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所以这块牛肉最难做熟,市面上大部分人也不指望在短期内能吃到;一旦这块牛肉也能端上桌,才算得上真正的超预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