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公孙油
这几天,我在河南安阳调研。
这是一个在中国经济版图上几乎很少被提起的地方,但是恰恰在这里,我看到了一幅令人心潮澎湃的大工业场景:
(相关资料图)
80多米高的工业烟囱、4000多亩的现代厂房、11万吨/年绿色甲醇、160000吨/年二氧化碳捕集装置、300台甲醇动力重卡……
这是全球首个十万吨级绿色低碳甲醇工厂。
在太行山下的这座小城,我们看到了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另一种可能性。
眼前所见,真颠覆往常的认知。
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想过,中国关于碳中和和能源安全的畅想,其破局点居然不在长三角,也不在珠三角,而是在一座豫北小城。
作为一座典型的重工业城市,安阳能否闯入新能源世界的大门,也是未来中国诸多四五线城市的命运写照。
【1】
刚到安阳,我就碰到了一位“社牛”司机。
他的微信名叫“殷叔”,是地道的安阳人。听说我是历史爱好者,殷叔感觉遇到了“知音”,就跟我讲起了“安阳上下五千年”。
先显摆了一下“祖上的阔绰”,商朝在这里建都、周文王在这里创作《周易》、项羽在这里破釜沉舟、曹操在这里建都、岳飞在这里抗金……
然后话头转到了现代安阳。
“安阳的知名度虽然不高,但是家里有矿,在省内的工业地位很重要”,殷叔一边端起了保温杯,一边笑着说。
确实,煤炭资源就像挂在安阳脖颈上的“黄金链条”。靠着这些命运的馈赠,安阳顺利跻身重工业城市: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一千余家,钢铁产能占河南省的2/3,煤化工、水泥占全省的1/5,铁合金和铸造占全省的2/3。
在过去狂飙突进的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中,偏居一隅的安阳小日子还可以。但如今在碳中和的时代下,安阳急需找到一个新的历史坐标系。
钢铁、火电、焦化等行业,既是排放大户,也是发展的依托。生产,全市污染明显加重;停下来,数万职工饭碗难保。
对安阳企业来说,唯一的出路是在保证正常生产的情况下,推广使用理念先进、技术一流且成本可控的减排方案。
当地最大化工企业——顺成集团,就承担了探路先锋的角色。
2月21日,顺成集团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高朋满座的活动,“十万吨级绿色低碳甲醇项目投产仪式”。
出席活动的嘉宾阵容很强大,除了政府官员外,还有冰岛驻华大使易卜雷、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河南省顺成集团董事长王新顺。
冰岛外交官和浙江的李书福为什么要跑到安阳来?这里我先卖个关子,后面再说。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个项目是中国首套、全球规模最大的二氧化碳加氢制绿色低碳甲醇工厂。工厂所用的多项技术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包括消化吸收了冰岛CRI公司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ETL)技术,创新应用于中国企业。
项目投产后,每年可综合利用焦炉气3.6亿Nm3,生产甲醇11万吨和联产LNG (中文名“液化天然气”)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6亿元。
看到这些数据,一般人get不到其中的闪光点。
但懂行的人知道,安阳这个项目,暗藏着人类最伟大的雄心。
因为它采用了全球最先进的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技术和二氧化碳捕集净化工艺,横跨了能源、钢铁、化工和交通等多个领域,不仅解决了钢铁和化工产业的升级难题,还把产业链上下游的二氧化碳拿捏得死死的。
上游方面,甲醇工厂用的原料是河南顺成集团产生的焦炉煤气和安钢炉料公司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
安钢炉料公司是豫北地区最大的冶金熔剂生产企业,却也是当地有名的“碳排放大户”。现在它的二氧化碳都会通过专用管道进入顺成集团的生产基地,然后被顺成集团加工成浓度高达99.9%的优质甲醇。这就叫“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
一套流程算下来,每年可直接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相当于增加森林种植面积16万亩。
下游方面,顺成集团这座工厂产出的绿色甲醇,既能为安阳当地企业提供优质的化学添加剂,也可以为顺成集团的300台甲醇重卡提供清洁燃料。
这300台甲醇重卡不是顺成集团自己生产的,而是向吉利控股集团采购的,可用于顺成日常的运输业务。
据悉,甲醇汽车的能效比燃油车高21%,同时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26%。算下来,安阳这个项目每年间接减排55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增加森林面积55万亩。
也就是说,安阳甲醇工厂只要运行十年,就相当于建造了710万亩森林。
这是什么概念呢?
截至2018年末,河南全省森林面积也才7811万亩。
别看中国地大物博,其实人均土地面积还是挺紧张的,粮食争地、工业争地、棉花争地,不可能全部种上森林搞碳中和,变成像日本那样的森林王国。
安阳的这个项目,巧妙地用甲醇技术来“虚增”森林面积,恰好解决了这个用地的悖论。
如果全国所有的重工业城市都能采用这种模式,那么就相当于再造N个大兴安岭,消纳工业、交通和电力等领域排放的二氧化碳。
这样一来,中国的“碳中和“目标或许有望提前实现。
【2】
“死磕”甲醇,不仅能解决能源烦恼,还可以带动万亿级新兴产业。
从产业角度看,安阳这个甲醇项目之所以能够做得如此顺畅,离不开跟吉利的合作。
绿色低碳甲醇从生产到加注再到应用的生态闭环模式,是吉利构思的。
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ETL)技术等关键技术,是吉利引进并改造的。
300台甲醇重卡等核心设备,是吉利研发和生产的。
……
从公开报道来看,中国百强科技企业中,在甲醇领域布局最早、投入最多、技术最好的应该是吉利控股。
2005年,当特斯拉发布第一款电动车Roadster的时候,大洋彼岸的李书福也意识到了燃油车的局限性,提前开始布局甲醇发动机和甲醇汽车项目。
18年的持续创新,让特斯拉成了电车圈的“带头人”,也让吉利成了甲醇赛道的“领跑者”。如果甲醇产业竞赛比作体育项目的话,那吉利就是“大满贯”选手:
吉利有20余款甲醇车型,是世界第一甲醇车型种类企业;
凭借2.7万辆的保有量,成为世界第一甲醇汽车保有量企业;
最高单车运行里程超过150万公里,总运行里程100亿公里,成为世界第一单车运行里程和世界第一总运行里程企业;
同时,吉利也是首家走向全球的甲醇汽车制造商,在丹麦、冰岛等北欧国家均有测试运行项目。
除了下游的甲醇汽车,吉利还不断向甲醇产业的上游延展,打通了甲醇全产业链体系,形成醇、运、站、车、捕的循环生态。
运输方面,吉利的甲醇汽车覆盖了普货运输、危化品运输、建筑、矿场、集装箱运输、冷藏车等多种场景,并在青海、新疆、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等多个省份投入使用,经济性、适用性、可靠性得到了充分验证。
站点建设方面,贵阳、西安等主要城市政府和醇商建设甲醇加注站超120座。在新基建方面,贵阳有两大名片,一为大数据中心,一为甲醇加注站。
甲醇生产和二氧化碳捕捉方面,吉利的代表作就是安阳这座绿色甲醇工厂。
甲醇行业专家普遍认为,中国甲醇产业链已初具雏形。
当然,我们还不能高兴地太早。
目前来说,甲醇汽车在中国市场还属于“少数派”,除了晋中、西安、贵阳等试点城市外,很难在其它城市看到甲醇汽车。
除了吉利集团等少数企业外,社会各界对甲醇汽车和甲醇产业的关注度还不够。
【3】
实现“碳达峰”、追求“碳中和”,只是中国能源事业的A面。
要想打造现代能源强国,我们还得考虑如何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保障能源安全,研究如何利用中国能源禀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从这个维度看,安阳所发生的一切,跟万里之外的马六甲海峡、美联储和欧洲议会存在某种关联。
先说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是全球最重要的能源运输通道,被誉为全球经济的“海上生命线”
具体到中国,中国70%石油依靠进口,进口石油的70%要经过马六甲海峡,中国70%石油用在了汽车产业。
假如中国三分之一的车辆使用甲醇燃料,就能减少8000万吨的石油进口。如果甲醇燃料应用规模达到3.5亿吨以上,可将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降到30%以下。
到那个时候,我们就不会被马六甲等国际航道“卡脖子”了。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不,新能源产业还是撬动全球金融和贸易体系的重要支点。
自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美国就构建起了美元—石油体系,跟欧佩克做石油交易,必须以美元结算,而非欧佩克成员并没有这个强制性规定。
在剩余2亿多吨石油进口中,我们如果拿人民币到俄罗斯、巴西等非欧佩克成员购买一亿多吨,就能满足国内的大部分需求了,从而摆脱了对于中东石油的依赖。
此外,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经济体,才有如此庞大的石油进口量。其他国家一旦迎来新能源时代,可能都不需要进口了,其自产石油量就能撑起本国工业体系。
中国新能源产业(包含甲醇经济)的兴起,有利于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的世界金融体系。
除了金融规则,国际贸易也在发生变化。
当地时间2月9日,欧洲议会环境、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委员会正式通过了欧洲碳边界调整机制(简称CBAM)协议。
欧洲议会将重点监控钢铁、水泥、铝、化肥、电力、氢气、特定条件下的间接排放、某些前体以及一些下游产品这8领域的碳排放。对于碳排放量超标的进口产品,将征收非常高昂的“二氧化碳排放特别税”。
很明显,欧洲议会把矛头对准了中国的高耗能产业。但我们无力改变欧洲人的决定,只能在自己身上“动刀”。
中国要想继续维持“世界工厂”地位,就必须把“节能减排”当成首要任务。中国工业企业要像减肥人士对待卡路里一样,严格计算每个环节、每道工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应对这场史无前例的“绿色工业革命”。
由此可见,安阳绿色低碳甲醇工厂,是中国企业打破西方“碳关税”壁垒的尖刀利刃。
三千年前,先民们在安阳创造了辉煌璀璨的青铜文明,并向四面八方拓展开来,最终形成了伟大的华夏文明共同体。
今天,安阳投产的全球首个十万吨级绿色低碳甲醇工厂,将为中国式现代能源体系增添一座新灯塔,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照亮民族复兴之路。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