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到2022年,整车前装标配OTA搭载率从10.7%快速提升至69.8%(数据来源:威尔森)。车市睿见也在4月的上海车展上发现,无论传统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型,几乎全部配备了不同级别的OTA升级功能。

不过对于OTA的体验,消费者的评价见仁见智。有的认为与“常用常新”的预期相符,也有不少消费者表示,部分车型的OTA成为一种“噱头”,几乎不升级、或者很少升级,某些功能因为硬件达不到要求,根本无法使用。

▍“期货功能”或兑现难


(资料图片)

特斯拉Model S是目前公认最早实现整车OTA的汽车。特斯拉通过OTA升级,对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操作系统、自动驾驶功能乃至加速、刹车等进行更新迭代,引发了汽车行业对于OTA技术的关注。就在近期,特斯拉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备案召回计划,将从5月29日起召回中国市场上超110万辆整车,以OTA方式升级系统,消除安全隐患。

车市睿见长期关注上市新车的配置,近两年上市的新车基本都可以实现或多或少的OTA升级。一些细节功能还成为新车上市的宣传点。

但根据威尔森与乘联会联合发布的3月OTA汽车行业监测月报显示,不同车型的升级频率分化严重,部分车型的OTA功能或沦为“摆设”。数据显示,近一年特斯拉OTA升级10次,仅2022年7月及2023年3月未推送OTA升级,几乎达到了“月月更新”的频率。

图片来源:威尔森&乘联会 3月OTA汽车行业监测月报

此外,造车新势力中,蔚小理能将OTA推送的年均次数维持在8次以上。而在华为的智能化技术支持下,AITO问界品牌与头部品牌的升级节奏非常接近。其他新能源品牌方面,从近一年情况来看,只有极氪、极狐能保持较高的升级频率。

图片来源:威尔森&乘联会 3月OTA汽车行业监测月报

值得注意的是,OTA的宣传和消费者体验间的“鸿沟”,引发了部分消费者的集中抱怨。

国内领先的缺陷汽车产品信息收集及汽车消费者投诉信息受理平台车质网信息显示,OTA功能引发的消费者抱怨正在成为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2023年1月1日至5月14日,受理OTA相关有效投诉2630宗,较2022年同期增加23.88%。

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均有相对集中的投诉出现。主要问题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OTA升级方式与产品宣传不符,部分功能的升级仍需消费者在授权经销商处进行;二是老款车型受硬件、新系统匹配等影响,车机系统无法持续升级;三是车机系统无法下载安装其他软件,且自带软件使用中频繁出现掉线、卡顿、反应速度慢等问题。另外,还有消费者反馈,“从未收到过OTA升级的通知。”

▍“半成品”面临监管

搭载OTA功能的新车型,不但可以通过OTA更新功能,还能以OTA形式召回。2023年3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2022年全国汽车和消费品召回情况的通告”显示,OTA逐渐成为车辆安全改进的重要方式,全年实施OTA召回17次,涉及车辆88.7万辆,占全年召回总数量的19.8%。

不过,不合规地使用OTA也同样会影响用户体验。此前,就有部分品牌为消除车辆的自燃隐患,通过OTA升级的方式“锁电”,即对电池输出功率进行“上锁”,降低充电上限,从而减缓电池衰减,并减少电池出现热失控等风险。“锁电”同时也会导致充电速度下降、续航里程缩水,使整车产品达不到备案的技术水平。

针对OTA升级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于2020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召回监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了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召回严格意义上是“召回”。而2023年工作重点的第一项,就提到“深化智能汽车OTA安全评估,推动企业不断改进产品设计、制造,降低产品安全风险,结合物联网技术带来的产品安全新问题,探索物联网产品安全监管新模式。”

图片来源:工信部

2022年,工信部再一次强化OTA监管,发布《关于开展汽车软件在线升级备案的通知》,明确了汽车OTA升级备案管理相关事项。要求企业实施OTA升级活动,应当确保汽车产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技术规范等相关要求,保障汽车产品生产一致性。

目前,OTA正在成为智能网联汽车不断升级迭代的重要技术,并贯穿企业研发、生产、售后等多个重要环节,如何管好OTA这头“神兽”,并使之发挥最大效能为用户和企业创造更多价值?在威尔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产品中心总设计师竺大玮看来,如果一家车企有足够清晰的整体布局,那么OTA升级自然就可以稳定输出;而如果只是被动修改BUG,则会在系统逐步趋于稳定后收敛;如果是为了市场“放卫星”,就可能被另一颗卫星抢去风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