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广州要限制电动自行车了,市场一片哗然。有叫好的,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太混乱了,骑行者违反交通规则的比比皆是,而且车速还不慢,乱停乱放更是随处可见,太影响交通了。反对者认为,电动自行车是普通大众最便捷的出行方式,不能简单地一禁了之,真正带来交通压力的是汽车,为啥不去禁止汽车呢?把最大众化的电动自行车禁了是什么意思?
这一次广州开先河,对于全国各大城市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措施的通告(征求意见稿)》发布,提出对电动自行车实行分路段分时段限行。根据公告,全城不少路段被列入限行,而限行时间包括全天限行、白天早7点半到晚7点半限行和早晚高峰限行,限行路段集中在天河区、海珠区、越秀区和白云区这几个中心城区。
据悉,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或超400万辆。而最近,广州公安公众号预估的数据显示,广州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接近500万辆,且还在不断增加。近年来电动自行车的违法行为,呈快速上升状态。广州交警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广州全市共查处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112万多宗,同比上升169%。2022年,广州交警全年查处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逾160万宗。
有交警表示,相比私家车,目前交通法律法规对数量庞大的电动自行车没有形成有效限制,所以其在执法过程中,“违规根本抓不过来,就算抓住了罚款较轻,很多人根本不在乎”。在2023年广州两会期间,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大剧院副总经理梁丽珍提出了“加快推进划定广州市电动自行车限行区域,加强电动自行车人行道违法通行执法”的建议。
在城市中,道路优先权从前到后分别是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也就是说,电动自行车的路权,其实是优先于私家小汽车的。那么为何要限制电动自行车而不是私家车呢?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因为电动自行车的管理还相对处于一个“盲区”。这一次,广州出台的政策势必会在全国大城市形成一定的典范效应。
一些城市的道路设置基本是三块板道路,即中间是汽车道,两边是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之间设置了绿化或护栏等形式的隔离带,避免了机动车占用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混入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等问题。而南方一些城市在设置非机动车道方面,存在短板,这个问题克服不了,就很难解决电动车路权问题。此外,电动自行车的随意行走,带来的交通事故也频繁,尤其是冲撞行人问题,在发生事故之后的处罚规定还不够完善。
此外,以外卖员、快递员等为主的即时配送员群体,不少都在使用超标电动自行车。如果开始限制电动自行车,对于这部分群体也是一次打击。广州征求意见稿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些市民表示支持这项措施,认为这有助于缓解交通拥堵和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但也有一些人担心这会影响他们的出行,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使用电动自行车上下班的人来说。征求意见稿出炉之后,相信会有所调整和修改,但总体方向应该不会有大的改变,一定范围内的限制应该不可避免,对于更多的城市而言,如何合理地规范和制定本城市的相应要求才是根本,照搬照用是最不可取的行为。
天眼查数据显示,早在2021年,我国就有超66万家经营范围含"自行车",且企业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自行车相关企业。其中,58%的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在100万以内,66%的相关企业成立于5年之内。从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的自行车相关企业数量最多,有超过10万家,占比15%,其次是江苏,有近7.8万家,占比12%。另外,浙江也有近6.2万家相关企业,位居第三位。这恐怕也是为何这次广州要开限制电动自行车的先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