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必不可少的核心部件,在去年一度因为“原材料价格波动”而价格上涨,搞得各大车企很是头疼,于是不少车企老板纷纷表示要自己造电池,以免被别人掐脖子,这其中就有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
【资料图】
除了车企之外,新能源汽车市场巨大的电池需求,也吸引了众多跨界投资者的到来,他们怀揣着“淘金”梦想,投身到了动力电池赛道,这其中不乏地产、服装、食品、陶瓷等行业的知名企业。
要知道在去年年初电池危机爆发前,国内的锂电池企业仅有4万家,而截至目前,这一数量已暴增到了8.9万家,且仍有增长的趋势,要是把范围扩大到矿产资源、电池材料,固态电池、储能回收等方面,这新进入的玩家数量还不止这些。
比如,咱熟悉的五粮液,就在今年年初成立四川五粮液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其注册资本为10亿人民币,其经营范围中的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就囊括了动力电池的相关内容。
与此同时,还有目前在盈利方面表现不佳的女装品牌日播时尚,也在5月通过资产置换和发行股份的方式取得了主营业务为“新能源电池正极前驱体材料开发与制造”的锦源晟,此外,大家熟悉的森马服饰、中银绒业、浪莎针织、报喜鸟等知名企业,也都有类似的动作。
那么造动力电池,真的是一个值得投资的风口吗?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对此,深耕电池领域多年的“天赐材料”董事长徐金富直言不讳地表示:“没有进入动力电池这个赛道的人,认为这里遍地黄金,但事实上,这只是一个传说,这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玩,现在各路英雄全部到这个赛道里面,在另外的地方焦虑完了再来带给我们焦虑。”
前一句话,大家很好理解,这动力电池不是想造就造的,其难度要比许多传统行业难得多,毕竟汽车使用的电池可不是家里遥控器里的小电池,而是一种,需要综合考虑安全性、可靠性以及车辆功能性的复杂部件。
当然,外来者可以作为投资者的角色,把技术研发等工作交给专业公司去做,自己只需要考虑赚钱的问题,而真正麻烦的是在于,大量企业涌入电池赛道所带来的“产能”过剩问题,也就是徐董后面所说的“焦虑”。
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的累计产量为545.9GWh,而累计装车量则只有294.6GWh,也就是说,从去年下旬开始,我国的动力电池的产能就严重过剩,而到了今年,情况依然没有好转,我国前五个月的电池累计产量为233.5GWh,同比增长34.7%,而装车量则只有119.2GWh。
一方面,经济萎缩所带来的汽车消费低迷问题,制约了电池产能的消耗,另一方面,“入局者”的疯狂增多,使得产能问题持续加剧。
不过对于目前动力电池市场上所出现的问题,也有专家表示不用过分担心,来自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副秘书长马小利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汽车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汽车又是发展态势最好和最有希望的,自然吸引很多资本和企业进入,导致赛道拥挤”。
不过,市场是有自我调节能力的,任何产业的发展都会经历,这种粗放生长的阶段,不过随着竞争的激烈,那些只能生产低端产品的劣质企业,终将会被逐步淘汰,而活下来的则会拥有更强的技术实力,这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