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9日,由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德国国际合作机构以及中国家用电器协会联合主办的“房间空调器行业HCFC-22替代技术交流会暨空调器专业技术分会”在宁波举行。
HFCs基线冻结年即将到来 R290助力中国双碳战略落地
(资料图)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秘书长王雷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项目主任Markus Wypior主持了上半场会议。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处长董文福
会上,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处长董文福致辞并表示,2023年是我国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下称“蒙约”)的重要一年。通过总量控制和配额管理等手段,2023年我国将至少削减HCFC生产总量7.8万吨,削减国内消费量4.6万吨,其中制冷相关的HCFC-22的削减量将至少达 4.3万吨,国内消费量将削减2.4万吨。而着眼于中国2024 HFCs冻结年,今年生态环境部还将制定2024年中国HFCs配额总量的设定和分配文件,年底前要核查完成2022年各生产企业的HFCs配额,待核查完成,中国2020-2022年HFCs的基线年数据也将确定。另外,当前国家正在推动《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的修订与出台,期望今年能够通过审核。他提到,根据蒙约履约规则,通常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的受控物质淘汰替代时间要提前十年,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空调生产国,产量占比超80%,这意味着中国替代技术路线将决定全球替代路线,在行业十几年的努力下,中国一直在寻找一条自主的绿色低碳替代路线,而这个答案就是R290。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总工程师杨礼荣
来自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的杨礼荣总工程师首先肯定了中国家电行业在HCFC替代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避免了超过23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碳排放。而随着2021年9月15日《基加利修正案》对中国正式生效,中国进入了淘汰HCFC和HFCs管控协同履约的新阶段,目前中国已经确定将2024年作为HFCs生产与消费的冻结年,从2029年开始逐年削减,到2045年达到80%的削减目标。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副处长郭晓林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副处长郭晓林回顾了中国制冷剂替代相关进程。她提到,在蒙约履约过程中,中国政府一直坚持政策法规建设、生产淘汰、消费替代、替代品发展协同推进的履约思路,尤其在制冷剂替代选择上,坚持了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目前,中国已经完成冰箱冷柜和车用空调等产品的CFCs淘汰,进入空调行业淘汰HCFCs的新征程。郭晓林表示,在HCFC替代技术的选择上,我国综合考量了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环境友好性、以及制冷剂的安全及能效水平等因素,分阶段实施了管理和淘汰计划。
截止目前,我们在生产线替代改造方面,已完成38条R290生产线改造,包括24条空调生产线和7条压缩机生产线,共计淘汰HCFC-22 13913吨。她提到,2024年是HFCs的冻结年,而我国又是全球最大的制冷空调制造国,HFCs使用量保持了较快增长,行业的HFCs削减即任重道远又潜力巨大。面向未来工作,郭晓林也提出了制冷剂替代的进一步思考,包括将继续加强源头管理,实施总量控制;进行政策规范引导、技术替代示范、技术援助活动的协同推进;选择环境友好、可持续、具有成本效益同时兼具安全的替代技术等等。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高级项目官员李小燕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高级项目官员李小燕则重点对空调行业的HFCs淘汰管理计划进行了介绍,她指出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毋庸置疑地导致了全球变暖,2011-2020年全球地表温度相比1850-1900年升高了1.1℃,如果温度继续升高,将对全球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而过去,通过蒙约履约,我们见证了人类有效的保护对臭氧层施加的有益影响。而未来,希望通过对《基加利修正案》的履约,减少HFCs的生产和消费,避免全球继续升温。为此,生态环境部做了大量工作,包括修订《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将HFCs纳入管控范围;严格控制HFCs受控用途的化工生产设施新建、扩建;制定《关于控制副产HFC-32排放的通知》;联合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修订发布《中国进出口受控消耗臭氧层物质名录》,将HFCs纳入进出口许可管理;自2021年11月1日起,正式对HFCs进出口实行许可管理。而当前,他们正在对HFCs配额管理方案进行研究制定,从而实现2024年起对HFCs的生产实行配额制。她表示,目前中国制冷空调行业第一阶段的HCFC淘汰管理计划已经顺利完成,从2015年-2026年,我们迈入了淘汰管理计划的第二阶段,目标是到2026年实现制冷空调行业HCFC的消费量削减至基线水平的70%。她提到,在过去R290生产线改造基础上,2023年他们还将对7条空调生产线和5条热泵热水器生产线进行R290技术改造。此外,她还介绍了生态环境部下半年的工作规划,包括协同推进R290空调市场化工作以及进行海外市场拓展等。
会上,为了表彰在房间空调器行业第一阶段HCFC淘汰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家用电器协会联合为采用并持续推广R290技术以及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的突出企业和个人颁发了认可证书。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处长Ole Nielsen
此外,来自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Ole Nielsen处长就欧盟履行《基加利修正案》的相关议题进行了介绍,他表示进口天然气的缺乏导致欧洲加快了向其他采暖热源的转换速度,而热泵被认为是最佳替代方案。在制冷剂选择上,欧盟依据冷媒的温室效应值,将冷媒进行了高GWP值、中GWP值、混合相对低GWP值以及低GWP值的划分,而R290作为低GWP值冷媒脱颖而出。他提到,目前已向欧洲议会提交了F-gas修订议案,议案提出到2025年分体空调和分体热泵的冷媒GWP值将不能高于750;而到2027年,这些产品采用的冷媒在符合安全标准的前提下,应将冷媒GWP值降至150以下,同时环保冷媒充注量应进一步放开。目前,该议案正在审核中,预计2024年左右将获得欧盟批准。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PROKLIMA全球项目主任 Bernhard Siegele则通过连线的方式对欧盟F-gas管控进行了介绍。
推进R290市场化 协同技术飞速进展
会议的下半场,主要围绕R290市场化应用展开,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何国庚教授和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高级项目官员李小燕共同主持了下半场会议。
R290作为具有可燃性的环保制冷剂,在生产、存储、运输、应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探索其引燃的各种可能性,并采取针对性举措加以规避,是提升其市场应用的有效手段。
在会上,来自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的张网博士对R290空调器潜在的点火源和引燃特性进行了分享,他全面分析了空调器可能的点火源,如电火花引燃、明火引燃、热表面引燃,并提出防止上述隐患的有效举措。他提到,统计近年来的空调火灾案例,可以发现常见点火源为电火花(电弧)、热表面两类,而分析这两类点火源的能量迁移特征可发现,空调固体可燃物更易被热表面点火源点燃,而可燃制冷剂更容易被火花类点火源引燃。基于上述结论,他认为,对采用R290或其他可燃制冷剂的空调器,应重点避免此类点火源,这为企业有针对性地加强空调安全技术提供了参考。
在向环保冷媒的转化过程中,产品部件的可靠性是一项重要议题。而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吴建华教授就R290热泵及其压缩机性能与可靠性研究进行了分享,他分别阐述了低背压涡旋压缩机和高背压滚筒转子压缩机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研究,提出要从压缩机+润滑油+系统+控制的全方位思考提升R290压缩机可靠性的观点。
会上,莱茵检测认证服务(中国)有限公司高级经理王石为就R290可燃冷媒产线的降本增效和安全周期管理进行了介绍,他提到,随着全球对“碳排放”、“碳足迹”的关注,冷媒替代已经提上日程,而环保制冷剂“净零排放”成为制冷行业追求目标。但由于环保制冷剂的可燃性,如何在保障其安全性的前提下,既要避免安全漏洞,又要减少出于安全考量进行的大量重复、冗余成本投资,是企业需在安全与降本增效之间寻找的平衡。而莱茵检测可以通过防爆措施的设计和选型,防爆设备的一致性,防爆设备的正确安装,防止因缺失维护造成失效,以及安全作业指导和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对环保冷媒在生产、存储、用户使用和报废回收等环节进行全链路危险环境甄别和工艺评估,为企业的环保冷媒转换保驾护航。
来自瑞孚化工(上海)有限公司的刘军博士就R290制冷剂润滑油开发的相关议题进行了介绍,他表示,向环保冷媒的转向过程中,制冷剂相关润滑油的开发必须纳入考量范畴,尤其是润滑油与制冷剂的互溶性和溶解度,会关系到压缩机的工作状态以及稳定运行,同时考量R290的易燃特性,需将润滑油差异导致的充注量差别纳入考量,因而润滑油的研究对于R290冷媒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大量研究,刘军认为,目前不互溶PAG更适用于R290高背压转子压缩机,而全封活塞压缩机可以选用AB油以实现更好的成本控制。
除了上述分享人士,来自北京建筑大学的张洪发博士还就相变蓄冷空调CNT工质性能研究在会上进行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