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下内娱顶流王一博,拿下《乘风破浪的姐姐》等大热综艺赞助,一路收割流量、曾经风靡一时的网红小型按摩仪SKG母公司“未来穿戴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未来穿戴)日前按下了上市终止键。IPO终止的背后,是未来穿戴的财务困境,如连续三年净利润增长为负 、经营现金流由正转负、重营销轻研发、投诉涉及的消费金额增加等等。
(资料图)
在业内人士看来,按摩仪市场快速发展的时代正在成为过去式,新老玩家入局之后,产品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流量红利几近问顶。
IPO终止
据深交所网站显示,深交所8月2日下发关于终止对未来穿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审核的决定。距离2022年6月27日未来穿戴的IPO进程显示获受理,至今一年的时间,未来穿戴曾4度更新招股书,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
抓住年轻消费者,重金营销提升品牌形象,搭乘电商快车,是SKG快速蹿升成为网红的“法宝”。今日的未来穿戴,在成立之初名为“佛山狮开生活电器有限公司”,创始人刘杰当初的目光是海外市场,但前三年,产品在海外市场并不景气,产品大量积压,无奈之下,做出了“出口转内销”的决策,彼时,国内电商平台强势崛起,公司也借势扭转局势,扭亏为盈。
好景不长,互联网小家电市场环境有了一些变化,刘杰又敏锐地抓住了当时的风口,在朋克养生的大背景下,将战略目标转向了“个人与家庭健康市场”。到了2019年,SKG登上了颈椎按摩仪品类的宝座,尝到了甜头后,SKG的目光也瞄准了资本市场,2021年6月28日,未来穿戴有限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同年12月,未来穿戴股份有限公司同中信建投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SKG上市之旅就此开启,2022年7月22日,未来穿戴的IPO进程显示已受理。
2022年9月30日和2023年3月30日,由于IPO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深交所两次中止公司发行上市审核,在最新一次的问询函中,关于创业板的定位、大额现金分红及管理费用都是其问询的重点,2023年7月28日,公司向深交所提交了关于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
营收净利双降,现金流吃紧
“卡壳”IPO之后,也将SKG的种种问题置于台前。根据招股书发现,SKG面临连续3年净利润增速为负、重营销轻研发、产品质量遭受质疑、经营现金流由正转负等问题。
根据招股书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公司的营收分别为9.91亿元、10.60亿元和9.05亿元,期间营收增速分别为25.13%、6.96%和-14.62%;净利润分别为1.43亿元、1.32亿元和1.15亿元。连续3年呈下降趋势。
对此,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在接受蓝鲸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按摩仪市场在经过十年左右的发展后,产品市场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各个企业之间开始打价格战,市场容量增长有限,整个行业企业产品的毛利率普遍下滑,但销售渠道的成本费用还在上升,因而会导致净利润下跌。”
重营销、轻研发是打造网红爆款单品的惯用手法,SKG也不例外。报告期内,SKG的销售费用分别为2.1亿元、2.15亿元和1.65亿元,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21.21%、20.24%和18.24%,其中,市场推广及广告宣传费金额分别为1.65亿元、1.61亿元和1.04亿元,占销售费用的比重分别为78.88%、75.02%和62.83%。
的确,为了打好流量这张牌,SKG做足了努力,2020先后拿下《这!就是街舞3》《乘风破浪的姐姐》《妻子的浪漫旅行》《中国新说唱2020》等大热综艺的赞助,又斥重金签下内娱顶流王一博。2022年,又将资源集中于抖音和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
与营销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其研发投入的资金。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4714.06万元、7472.59万元、9785.81万元,占营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76%、7.05%和10.82%。在深交所的问询函中,也要求未来穿戴说明其“三创四新”(创新、创造、创意,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属性,业务成长性及未来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
此外,SKG的现金流也正在吃紧,据招股书数据显示,2022年SKG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00.03万元,较上年同期的2.65亿元减少100.38%。此外,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从2021年的3.14亿元下降至-2.36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报告期内均为负值,2022年为-1105.80万元。
红利见顶之后
从创立之初到现在,SKG吃尽了流量的红利,当越来越多的玩家涌入,SKG不是第一个面临困境的玩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在梁振鹏看来,“SKG产品的技术含量较低,按摩仪是否可以起到医疗效果常常备受质疑,至于保健效果,消费者很难界定,因而需要重金营销,强化消费者的认知。但营销如果超过了企业正常的经营能力,则会造成负面影响,消费者对广告的感知疲惫之后,重金营销的效果就会随之减弱。”
“我是冲着王一博买了这个颈椎按摩仪,但使用效果非常一般,电流感会造成极强的不适,体验感甚至不如一百元左右的物理按摩仪,现在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家住海淀区的王蕾告诉蓝鲸财经记者。
流量见顶、营销困境、竞争加剧,是按摩仪市场玩家面临的共同难题,SKG的老对手倍轻松也并不轻松,2021年上市以后,亏损成了常态。据2022年年报显示,倍轻松营业收入为8.96亿元,同比下降幅度为24.69%;归母净利润为-1.24亿元;归母扣非后净利润为-1.31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资本市场是一个流动性高、价值认定更公开的地方,估值受到众多投资者的检验,高估值下修、低估值上浮,只有消费者的口碑和强有力的竞争力,才能在资本市场上站稳脚跟。
“在未来的按摩仪器行业,核心的关注点还是在按摩效果是否可以取得消费者的信任,相关部门应当对这些按摩仪的按摩效果制定一个检测标准和衡量依据,规范市场竞争,推动其健康有序发展。”专家分析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