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不久前联合印发的《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着力优化供给结构,提升产业链整体效率,着力创新消费场景,提振扩大消费需求,促进轻工业平稳增长,为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向好提供支撑。这些表述,为我国轻工业企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轻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优势产业、民生产业,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近年来,我国轻工业在扩内需、促消费中的作用更加凸显,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稳步推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成效扩大,产业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不过,人工成本、原材料价格等的上升,以及东南亚等低成本国家的兴起,对我国轻工业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一些行业效益不佳,一些行业正向外转移,部分产品产能和市场面临“天花板”。《方案》提出,2023年至2024年,我国轻工业要实现增加值平均增速4%左右,规上企业营业收入规模要突破25万亿元。轻工百强企业竞争力要进一步增强,培育升级50个规模300亿元以上轻工特色产业集群。要实现这些目标,还需要从品质、品牌以及国际竞争力等角度稳妥施策。

当前,从供给侧来看,以智能化生产为代表的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轻工业企业的成本结构发生变化,表现为直接生产环节用工数量减少;领先企业依托品牌优势和智能化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优势,加大了市场份额的扩充力度,不少领域的市场集中度都有了不同程度攀升。从需求侧看,消费者对产品的创新性、安全性、配送的及时性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要求,甚至直接参与产品的研发与设计。基于此,企业应具有强大的小批量、多批次的生产能力,要在研发、设计、营销、物流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以满足不同客户差异化、个性化、即时化的需求。随着产业链延展以及相关企业之间合作的不断深化,企业应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寻找更好的自身定位,发现新的商业机遇,走上专精特新的特色之路。

同时,轻工业企业要牢固树立品牌意识,通过加大研发投资,提升产品在材料、工艺、技术方面的领先性。要通过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组织行业和重点地区大力开展“三品”全国行系列活动,打造轻工新品、名品、精品矩阵。强化设计赋能,在轻工领域新增若干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设计园区和设计小镇,加速工业设计向研发、制造、销售等环节拓展。培育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轻工区域品牌,加强地方标志性轻工产品培育。

从国际视角而言,我国在纺织、制鞋、家用电器等诸多轻工业领域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增强轻工业产品的出口,不仅能满足企业提升销售额和利润的目标,而且可以满足不同国家对商品质量、生产过程、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要求,带动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研发能力,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要用好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等高规格平台,促进轻工中小企业国际合作、项目投资和技术交流。组织举办食品工业“三品”成果展。支持举办家用电器、家具、五金制品、皮革、玩具和婴童用品、塑料制品、自行车等国际展会,推介行业内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开展新品首发、首展、首秀活动,推动项目洽谈、国际合作、产业链上下游对接,激发市场消费活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