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佳源集团负责人处了解到,旗下上市公司佳源国际(HK02768,股价0.173港元,市值11.84亿港元)已向香港法院就清盘令提出上诉。当日有市场消息称,佳源国际是在5月31日提出上诉的。

据佳源国际此前发布的公告,公司于5月2日被香港高等法院颁令清盘,破产管理署署长获委任为该公司临时清盘人,该公司3只债券及股份暂停买卖。


(相关资料图)

收到清盘令的原因是一笔1450万美元债务出现逾期,香港法院要求佳源国际解散,出售资产以偿还逾期债务。这也使佳源国际成为2023年内地第一家被强制清盘的在港上市房企。

80%债权人支持重组

自去年9月佳源国际宣告获清盘呈请,公司采取过一系列措施努力与债权人沟通,同投资人展开要约交换并且进行债务重组谈判,重组方案获得80%债权人同意。

今年1月10日,佳源国际表示列出所有相关理由以反对清盘呈请,理由是针对公司颁布清盘令,不符合公司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

这让清盘呈请得以延期,直到5月2日未能继续延期,香港高院法官质疑,公司没有“作出足够努力来证明不清盘是正当合理的”,即使80%债权人同意重组,但重组计划不是具体的建议,只是佳源国际“提出来的一个想法”。之后,公司被法院方面裁定清盘。

佳源国际是佳源集团地产板块唯一的上市平台,实控人沈天晴(沈玉兴)是浙江嘉兴远近闻名的富豪。1995年,公司从嘉兴秀州路开发一幢商住小楼开始逐步发展,冲入全国百强房企阵营。

公开数据显示,2014-2016年,佳源国际实现合约销售额分别为23.2亿元、38.2亿元、46.5亿元。上市的第二年起,公司进一步全国化拿地扩张,2017-2019年的合约销售额分别达到103.7亿元、201.8亿元、288.68亿元,同比增速为123%、94.6%、43%。2020-2022年,业绩增速出现放缓趋势,实现销售金额308亿元、360.53亿元、133.57亿元。

截至记者发稿,佳源国际尚未披露2022年年报。公司披露的销售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合同销售金额约5.16亿元,同比下降65.96%;合同销售面积约38900平方米,同比下降69.62%;1-3月,合同销售金额约12.89亿元,同比下降71.48%;合同销售面积95190平方米,同比下降75.02%。

实控人多次注入资产

事实上,在佳源系内部,佳源国际的业务规模并不占主导,更多沈天晴控制的资产没有装入上市公司。

2019年初,一份《2018中国百强房企销售增幅排行榜》让佳源集团从名不见经传迅速成为行业的关注点。数据中,佳源集团从2017年销售额仅79.2亿元,暴增至2018年的875.5亿元,年销售增幅达到惊人的1005%。克而瑞《2018年房地产企业销售金额TOP200》榜单上,佳源集团以流量金额875.5亿元列35位、权益金额705.7亿元列36位。

佳源集团官网显示,2018年集团还正式提出“千亿计划”,截至目前累计开发房地产项目200余个,开发面积达4500万平方米。

沈天晴曾在业绩会上表示,整个集团的地产板块,约6成地产业务在自己的私人公司名下,“我愿意将这些资产,未来逐步注入到上市公司。”

如其所言,自2018年开始,沈天晴多次向佳源国际注入资产。2018-2020年,佳源国际分别获得他注入的总价6.93亿港元的上海项目、6.89亿港元的佳源服务和41.55亿港元的安徽项目。

2021年1月,佳源国际又以总价72.48亿港元受让沈天晴所持有的鲁源投资控股公司100%权,后者间接持有3个青岛项目和1个威海项目。

作为上市平台的佳源国际只涵盖佳源集团的部分地产业务,更多项目不被市场熟悉。据官网显示,佳源集团还包括市政园林、健康养老、农林科技、酒店管理和文化旅游等8个产业板块。

佳源国际被判清盘,如果此次上诉失败,市场持股的中小投资者将损失惨重。而相比恒大、融创、花样年和龙光等遭遇清盘呈请的房企,佳源国际的1450万美元债务不算高,财务状况也不算最差。

对于被强制清盘的佳源国际,沈天晴是否会出手相救?在去年一场投资者座谈会上,其表示:“企业是我的生命,企业如果不好了,我的命也没有了。在这种情况下,希望企业能活下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