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开放合作水平越高,金融法治保障的需求越强。”6月9日,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期间,嘉宾们在“浦江夜话三:金融开放合作与法治保障”上表示,高水平的金融开放离不开高水平的法治保障。


(相关资料图)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贾宇认为,服务保障金融业开放,需要提升国际化视野。国际化的金融裁判思维和审判视野,是司法服务保障金融对外开放的重要前提。上海是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的样本城市,上海法院必须具备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定位相匹配的国际化审判视野和司法水平。在中国法律框架内吸收借鉴国际金融司法领域好的经验和做法,主动与国际规则接轨。在跨境金融纠纷中,合理采纳国际市场交易清算规则和惯例,促进国际市场对我国金融司法体系的了解和信任。

“打造高水平金融司法品牌,需要审判的专业性。”贾宇说,跨境金融交易的新颖性、专业性特征十分明显,这对金融审判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法院成立全国首家金融法院,集中管辖金融案件,就是为了发挥专门法院的专业优势。在金融司法中,需要我们进一步创新应用支持诉讼、示范判决、代表人诉讼等机制,依法高效审理跨境金融纠纷,打造更多具有示范引领意义的涉外金融标杆案例,提升上海在全球金融司法体系中的影响力。

贾宇还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需要数字化监管方式。金融开放的提速通常伴随着金融风险的加剧。进入数字金融时代,金融风险和金融交易瞬息万变,需要充分运用数字技术来支持金融监督,防范化解风险,推进金融发展。当前,上海法院正在大力推进数字法院建设,防范预警风险,促进协同治理,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长金鹏辉介绍,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上海金融系统不断拓展和司法系统,特别是法院系统的合作,得到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合作成果。比如金融监管机构和法院系统的协同机制——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和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签署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法治保障的合作备忘录》,在支持金融监管、探索金融开放相适应的审判机制等12个方面达成了多层次的合作机制。

此外,国家对上海法律方面的支持力度很大。金鹏辉说,比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立法法在修正中,将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制定浦东新区法规在立法法中明确加以规定,体现了对浦东立法“试验田”作用的重视。“浦东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承载区,给予浦东特殊立法地位,对未来金融领域如何用好立法权,意义十分重大。”

金鹏辉透露,最近上海市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浦东建设金融业高质量开放引领区法规和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的修订完善,这两个条例法规对于上海金融改革政策和创新实践的规范化将起到重大作用,对外资也是友好的支持和“定心丸”,也会对金融改革开放创新构成保驾护航的重要支撑。

聚焦金融开放,上海金融开放合作层次在过去多年来不断跃升。“2018年至今,金融管理部门5年来从多方面出台了对外开放的诸多举措,在金融开放合作方面形成了一些突破性进展。”金鹏辉表示,这一期间,大幅放宽了机构的业务范围,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的开放格局,此外,备受关注的制度性开放也在稳步推进当中。

“下一步,我们要高质量发展。”金鹏辉表示,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位次和能级,挑战和机遇并存。今年,自贸试验区建设步入十周年,如何发挥好上海自贸区和临港新片区在金融方面先行先试的作用是重要课题。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探索高水平金融开放以及全方位的制度性开放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金鹏辉举例称,比如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跨境贸易结算和海外融资服务,建设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提升重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力,在上海自贸区率先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实施路径等工作,都需要以“钉钉子”的精神持续推进,“走小步,持续进步”。

新民晚报记者 杨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