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海岸警卫队消息,失踪的“海洋之门”勘探公司潜艇“泰坦”号在距离“泰坦尼克”号残骸约1600英尺(约500米)的位置被发现,根据无人潜水器传回的画面,残骸被确定为潜艇的钛合金顶盖,潜艇可能发生了内爆,潜艇内的五人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性。当地时间19日,英国《卫报》报道了美国一艘“泰坦尼克”号沉船观光潜艇在水下失联,据当时的报道称,潜艇内部的氧气只够维持约96个小时,但由于潜艇可能已经触底,所以针对潜艇的探测和救援难度极大。

有一点对于艇上五人来说值得庆幸是,他们很可能没有经历深海寒冷且慢慢缺氧的过程,大概率在爆炸发生的瞬间就已经失去意识并死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其实对于这个“海洋之门”勘探公司的“泰坦尼克”号观光活动的争议一直以来都很大,此前该公司自己的质量总监就曾公开举报该公司深海观光潜艇所使用的材料不合格,包括但不限于观测窗承压能力不足等问题,但随后该质量总监立即遭到了开除,而发生此次事故或许也是意料之中吧。那么这个所谓的“海洋之门”勘探公司到底都经营着哪些业务,该公司旗下的潜艇又存在哪些可能的问题呢?

“海洋之门”勘探公司成立于2009年,总部位于华盛顿州埃弗雷特,在事故中丧生的斯托克顿·拉什是“海洋之门”勘探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该公司成立后的主营业务主要是为旅游和海洋勘探科考任务提供深海载人潜水器。

据说这个斯托克顿·拉什从小就对航空、太空旅行以及海底探索十分痴迷,他认为当潜艇外面是黑暗又冰冷的海水,而潜艇内可以温暖的喝着热咖啡是一件非常美妙和舒适的事情(确实,我也这么觉得)。于是乎,秉持着对海底世界的向往以及对其中商机进一步挖掘的想法,斯托克顿·拉什与吉列尔莫·索恩莱因共同于2009年创立“海洋之门”公司。公司总部起初位于西雅图,于2015年迁至埃弗雷特。

顺便再多说一下这个斯托克顿·拉什,拉什本人也是妥妥的富二代,同时也是是当年美国开国元勋的后人,就是签署《独立宣言》的那批人,祖上应该是律师理查德·斯托克顿和医生本杰明·拉什。另一个比较巧合的是,这个斯托克顿·拉什的妻子是当年美国梅西百货所有人的曾曾孙女,也是当年“泰坦尼克”号上的遇难者之一,俩人加起来应该已经不是富二代的概念了,而是“贵族”。拉什在他18岁那年就拿到了商业飞行执照,19岁获得DC-8客机机长评级,早期梦想是成为宇航员,但是由于视力问题不得不放弃,直到后来才开始玩深潜。

“海洋之门”公司获得的第一艘潜水艇是于2012年收购的一艘名为“对立面”的小型观光潜艇,它配备了两个直径1.47米的半球丙烯酸穹顶,用于视觉观察和摄影,长4.5米×2.3米×2.4米。该艘潜艇在搭载5人的情况下可以维持约72小时的水下续航。但是拉什的最终目标还是自主建造潜艇,这点与SpaceX啥的有那么一丢丢的类似。

该公司的第一艘名义上自主建造设计的潜艇是“独眼巨人1号”,该艇也是海洋之门独眼巨人级潜艇的首艇。根据最初的设计,该船的船体将由碳纤维制成,由华盛顿大学、波音公司等参与设计,但是由于某些技术问题这一想法被最终放弃。在2013年,海洋之门公司购入了一艘已经服役12年的钢制船体用于建造“独眼巨人1号”,海洋之门公司基于这艘钢制船体为其配备了新的内部设施,水下传感器和游戏手柄以及驾驶员控制系统。这是一艘可容纳5人的钢制潜水器,能够潜入水下500米。它长约6.7米,宽2.7米,重约9,100公斤。而这个独眼巨人的名字则来源于它的强化丙烯酸观测窗,从外观上看起来像一个长了一只眼睛的巨人。

由于最大下潜深度有限,且采用了传统的钢材料船体, “独眼巨人1号”还算是比较安全,自服役以来参加了多次科考和观光任务,而拉什本人也经常亲自驾驶“独眼巨人1号”参与到科考和沉船考古任务中。但是仅500米的下潜深度并不能满足拉什的野心。

同样是在2013年,海洋之门公司开始与华盛顿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APL)合作开发复合碳纤维和钛壳潜水器,项目名称暂时命名为“独眼巨人2号”。海洋之门与其它合作伙伴先后采购了钛结构部件、碳复合材料气缸等一系列关键部件,其预期最大深度为4000米(13000英尺),安全系数为2.25倍。2018年“独眼巨人2号”正式更名为“泰坦”号。 “泰坦”号的尺寸为6.7米×2.8米×2.5米,重量为9525公斤,最大有效载荷为685公斤。最快水下移动速度5.6公里每小时,使用四个电动推进器,两个水平排列,两个垂直排列。这艘船携带的氧气足够维持五个人96小时。 “泰坦”号同样也配备了类似独眼巨人游戏式的操控手柄。

建造完成后的“泰坦”号受到了多方质疑,但是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泰坦”号本身的问题与槽点实在是太多了。

首先,从一些公布的画面中我们不难发现,一旦乘员上船,舱口就会关闭并从外面用螺栓固定;没有办法从船内打开舱口。其次这艘船没有安装定位系统,只有一个监视系统可以与母船交互,提供潜艇的一些目标距离和位置的参数。2018年3月,海洋技术协会载人水下航行器委员会起草了一封给斯托克顿·拉什的私人信件,表达了对泰坦的设计的担忧,“泰坦”号本身也没有经过船级社的认证。在2019年,海洋之门发表了一篇博客文章,解释了为什么“泰坦”号没有被船级社分类。在这篇文章中,海洋之门表示“绝大多数的海洋(和航空)事故是由于操作人员的错误,而不是机械故障所导致”,所欲无需过分船只的物理分级,可见公司和拉什本人对规则的蔑视。

截至2023年,海洋之门公司在其网站上声称,泰坦是“由海洋之门公司与美国宇航局、波音公司和华盛顿大学的专家合作设计和制造的。”在华盛顿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建立了一个1/3比例的泰坦压力容器模型并进行了测试;该模型能够承受对应于大约3000米(9800英尺)水深的压力。而在2018年海洋之门公司海洋作业总监David Lochridge向公司提交了一份报告,报告称丙烯酸窗的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对应的深度只有1300米,这与海洋之门所宣称的最大下潜深度4000米相去甚远。且在模拟测试中表明,碳纤维壳体在每次下潜后其结构强度都在下降,所以理论上只有第一次下潜时的强度最高。据拉什本人声称,碳纤维材料是从波音购买的,但是已经过期了,所以成本很低(他还挺敢说)。

在本次事故发生后,包括华盛顿大学、NASA以及波音等机构都声称自己没有参与过“泰坦”号的设计建造,或表示参与程度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高。

2018年“泰坦”号进行了首次无人下潜试验,当年年底拉什独自驾驶“泰坦”号下潜到了4000米深度,成为继詹姆斯·卡梅隆之后第二个独自下潜到13000英尺(4000米)深的人类。2019年4月,四名乘员在“泰坦”号下降到3760米(12340英尺),创造了新的下潜记录。但是不出意外, “泰坦”号的每次试验都会出现短暂失联的现象,且碳纤维船体的结构在每次下潜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结构强度降低现象。

2017年,海洋之门宣布了泰坦尼克号探险的最初计划,第一次旅行计划在2018年进行,每个游客的座位定价为105,129美元,海洋之门选择这个价格是因为这是1912年泰坦尼克号上范德比尔特套房的票价。直到2019年,票价上涨到了125,000美元。“泰坦”号的首次泰坦尼克观光任务原定于2019年6月27日,但是由于加拿大法律规定,非加拿大籍船只在加拿大海域进行商业行为而被迫中止。2020年受疫情影响,海洋之门未能及时获得更新船体的碳纤维结构组件,泰坦尼克观光任务被推迟到了2021年年中。而此时拉什的旅游船票订购堪称火爆。

2021年7月, “泰坦”号完成了首次泰坦尼克残骸观光任务,8月完成了第二次。2021年是“泰坦”号繁忙的一年,那一年虽然“泰坦”号只工作了不到半年,但却完成了整整6次潜水任务。2022年,此时拉什的船票已经翻了一倍,来到250,000美元,但预定依旧火爆,除了富商外,还有很多热爱探险的人不惜倾家荡产抵押房子也要来一探泰坦尼克的真容。在2022年“泰坦”号完成了7次下潜任务,拉什的生意也是越做越大,其本人也是愈发大胆。

但是其实据参加过泰坦尼克观光项目的人表示,乘坐“泰坦”号堪称灾难,潜艇内部空间十分拥挤闷热,水下失联是家常便饭,经常出现潜艇找不到泰坦尼克号的现象出现,即便潜艇距离泰坦尼克只有几百米的距离。

直到今年的6月18日,必然的灾难终于引爆,拉什和海洋之门也为其之前的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