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最近在各个平台冲浪,时不时就能看到下面这段仿佛教育学考试资料的话:
教育具有长期性和滞后性,就像是一个闭环。
多年后你有一个瞬间突然意识到了什么,那就是子弹命中的瞬间,此时才是教育的完成。
第一次刷到时还有些懵,以为又是什么突然冒出的流行热梗。
看了讨论才明白,它所形容的,是网友们偶然回想起语文课文,发现它早就把自己正经历的一切说尽时的感受:
谈恋爱时才懂《氓》,“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升学考公时才懂《范进中举》,”噫!好!我中了!”,以及那句点破大梦般的“该死的畜生!你中了甚么?”;
找工作时才懂《孔乙己》,孔乙己、恐亦己,学历是我脱不掉的长衫;
谈婚论嫁时才懂《孔雀东南飞》,为何最后一句是“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很多年轻人为此触动,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当初那个学课文时只顾着记忆文章主旨与知识点、懵懂无知的自己,和当下这个翻开小学语文课本都能沉默流泪的自己。
仿佛是两个人。
01
从今年年初爆火的“孔乙己文学”开始,语文的后劲就开始出现在年轻人捧红的各种人生境遇讨论中。
大家本以为当初学到的那些知识,早在高考后把教科书捆去废品站、随便卖上个二三十块的时候就与自己告别远离,还给了老师。
却没有想到自己少年时摇头晃脑、死记硬背下的一句话,会化作作一颗子弹,在多年后自己经历人生变动之时正中眉心。
语文书,仿佛成了人生预告书。
毕业季时有人讲述撰写论文致谢时的经历,感慨自己浪费了多年的时光,却好像什么都没得到。
那时脑海中突然冒出《琵琶行》中的“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求职季时有人原本并没有与“孔乙己文学”共鸣。
直到在一次次面试中受挫,发现公司HR对自己简历上陈列的理论知识、学术奖项并不在意。
她硬着头皮给HR解释那些奖项有何价值、对工作有何帮助。
那一刻,她瞬间想到了课文中孔乙己说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的一幕。
一些小学语文课本金句讨论下,许多网友你一言我一语地提名印象深刻的句子。
视频本身是温馨的童年回忆向,但评论区被提名的句子不少都关乎生离死别、带着淡淡的沉重: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
“那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疚。”
“他那么老,好像生来只为了做我的爷爷,可我从未认真想过他有一天会死。”
“他说过一些,我记不大起来。就像他爱我很多,我只是喊他声爷爷。”
还有许多原本快被淡忘的课本故事,在这次集体回忆的风潮中被翻出。
仔细一看,全是当年不太理解、长大后皱紧眉头的“意难平”。
小学课本里的《凡卡》,孤儿凡卡爷爷写信,诉苦自己被卖到鞋店后忍饥挨饿、被拳打脚踢的遭遇,希望乡下的爷爷能来接走自己、带自己脱离苦海。
讲这篇课文时老师们普遍会问一个思考题:“乡下的爷爷会收到这封信吗?”
答案是不会,小时候能想到的理由,无非是凡卡没有写收信地址、邮差先生可能会喝醉偷懒。
许多人说如今再看,脑海中第一反应蹦出的理由是凡卡的爷爷也已经老迈,本就寄人篱下、是随时可能被辞退的杂工。
哪怕收到了信也大概率没有能力抚养凡卡。
“语文是后劲最大的学科。”
这句话,诚不欺人。
02
把语文课本奉为“人生嘴替”的潮流,大有缓慢席卷全网的趋势。
社交平台上,它体现为相同感触的帖子越来越多。
视频平台上,它体现为以中小学语文课本金句为主题的视频今年依赖冒出了大量爆款。
之前互联网上流行过与语文课本相关的玩梗调侃。
比如表情包玩梗《记承天寺夜游》,说被苏轼大半夜叫醒的“亦未寝”张怀民表情如下。
还流行过盘点语文课本中的美食,同样引发不少共鸣:
筷子戳下去红油“吱”一声冒出来的高邮咸鸭蛋,不知不觉让牙齿酸软到咬不动豆腐的杨梅;
侧看是五角星型的杨桃,《万年牢》里糖葫芦甩出晶莹透亮的糖风
但这次“语文书是人生预告书”的潮流,与过往完全不同。
它并非短暂的、一次性的玩梗热词,而是在今年延续了长时间,不断有新的现象融入其中、加以佐证。
年初的“孔乙己文学”,不需要过多赘述。
二月份时,视频博主@打工人小张的“如何如何”系列视频走红,系列包括如何坐高铁、如何坐飞机、如何去医院、第一次去麦当劳星巴克应该如何点餐等等。
为一些出身小地方、需要前往大城市读书或打拼的年轻人抹平信息沟壑,也消除一些本不必要的羞耻与窘迫。
视频底下《送东阳马生序》被反复提及——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前不久爆火的虚构高校“山河大学”,起源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四省网友的玩笑。
网友调侃说建议在四省交界处办一所综合性大学,只面向“山河四省”招生。
“山河大学”的提议走红后,网友们甚至为这所虚构大学设计出了所谓的校徽、录取通知书。
大家评选出的公认首任名誉校长,是杜甫。
评选理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人们集体地对课文名句有感触这件事,其实乍一看十分正常、不值一提。
毕竟大家普遍都为了中考高考得到语文默写那几分,经历过长时间的课文背诵。
对这届网友来说,语文课本就像是一个知识储备公约数,与它相关的话题很容易得到广泛讨论或者爆火。
只是区别在于,过去人们从这份共用知识储备中提取的,是无意义的玩闹片段,是共同品味的温馨时光。
但现在人们从语文书之后提取的感触,已经远超过应试教育留下的记忆本身。
03
大家时隔多年突然对语文书有感触,背后直接原因无非四个字——
感同身受。
唯一特殊的,是这一现象本该缓慢、碎片化地贯穿于漫长的岁月。
大家慢慢地体验与思考人生的意义、自己在社会阶层中的处境、与亲人的生离死别等等,进而想到文学大家们的感慨。
如今却集中爆发,有些密集。
或许是因为,对当下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而言,这几年所经历的变化甚至有可能比过往十几年经历的还要复杂。
考研潮带来的学历贬值可能,让大学与传统应试教育之间的界限愈发模糊。
考公考编潮的竞争激烈,让个人职业选择的价值偏向被重新界定。
一些突如其来的意外,也让许多人猝不及防地面对起原本只在课本中解读过修辞手法的离别。
曾经的传统大热专业在变化,曾经的传统优势行业在转向。
教育、住房、求职等等与个人息息相关的领域规则都在经历重组。
高考前的十几年里,这届年轻人曾经被许诺一条铁轨般的人生。
只要沿着当前的主流道路往前走,不出格、不出轨,就能在应试教育的铁轨尽头获得对应的、还不错的人生。
但大家走到尽头后,却发现眼前的人生变成了一片旷野。
不得不舍弃过去在封闭式成长中习得的一切,去重新思考下一步该如何前行。
而语文,就像是应试教育留给普通人的最后精神财富。
图源《觉醒年代》
有“才读懂语文”感触、参与这次讨论的,普遍都是脱离应试教育已久的网友。
早已淡忘了教科书指定的知识点,忘了冠冕堂皇的答案,才会在某个瞬间有了额外的感同身受。
过去年轻人曾造出过许多词,调侃梦想落空的沉淀文学、自嘲需要查询精神状态的发疯文学等等。
用一种看似不在乎看似潇洒的方式,去描述自己一时无法排解的苦闷。
如今重回语文课本,更像是找到了一种更正视、也更正式的自我安慰方式。
它不是他人强行硬灌的鸡汤方式,而是自发地反刍应试教育,并从与文字产生的共鸣中汲取精神力量。
安慰自己并不孤独,面对的不过是古往今来所有人都需要经历的挑战。
只是多少有些令人伤感的是,二十多岁本该做的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当下年轻人只能去面对去做的,却是“只道天凉好个秋”。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终于读懂语文,
但早已不是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