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半月谈》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等机构共同合作,在全国若干省份调研发现:学习无动力、对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生命无价值感的“四无”青少年越来越多。
【资料图】
调查显示,“四无”青少年都与网络有关。那么,可以说网络是造成“四无”青少年的罪魁祸首吗?
笔者认为,造就“四无”青少年的根本原因,不在于网络,而在于现实世界。不是青少年沉迷网络导致他们逃避现实,而是逃避现实才导致沉迷网络。
在逃避现实的众多原因中,有一个较少被关注,却又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就是控制感。《控制论与健康心理学》一书的作者总结:控制感和自信、乐观相关;不可控感与恐惧、焦虑、抑郁明显相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如果一件事在自己的能力掌控范围内,就会轻松处理,效果也会比较好。如果一件事情超出了我们的认知和能力范围,处于一种失控的状态,很多人会产生负面情绪。也可以说,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会让人感到抓狂、沮丧、无奈,甚至产生挫败感。
这样的体验,不仅是成人,青少年也会有同样的感受,甚至更强烈。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掌控自己的时间、空间,又与父母、老师、同学缺乏亲密关系,现实生活无趣,他们体验到的就是强烈的失控感。情绪影响行为,一些出格甚至是触碰法律的行为,往往就是在坏情绪的影响下冲动产生的。
当现实世界没办法给青少年提供控制感的时候,网络世界却向他们敞开着大门。
在这个虚幻的世界里,他们尝到了“控制”的成就感。可以自由地定义自己的年龄、性别、职业,可以设计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不用顾及现实世界中的自己,既可以打造一个理想的完美的自己,也可以扮演一个完全反面的自我,“天使”与“恶魔”还能自由切换。能够突破地域限制,凭不同的“面具”在全世界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认同、互相欣赏、相互鼓励,甚至根据共同的梦想组成一个团队,并且为之计划、付诸实施。虚拟世界里的虚幻目标,让很多人有了学习新技能的动力,网络也成为生命价值的重要依托。
如此,现实世界中的“四无”,在网络世界里成了“四有”。
怎样帮助“四无”青年在现实世界中也成为“四有”青少年呢?
笔者认为,除了青年自身的努力之外,家庭、学校、社会、国家都需要做出努力。
首先,家庭要为青少年创造参与家庭事务的机会。青少年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他们对家庭的责任应该是多元的,而不仅仅是努力上学考好成绩。能够帮助父母做家务、照顾老人、照顾弟弟妹妹、装饰居家环境,共享家庭信息,共同决定家庭大事,等等。在参与家庭事务的过程中,青少年就能更加了解家里的每一个人,体验自己对家庭的价值,也能获得对家庭生活的控制感。
其次,学校老师可以帮助青少年进行阶段性的自我评估,包括自身的长处、短处、优势、劣势,引导他们设定符合自身能力的多元化学习目标,协助他们制订学习计划。通过这些方式,让青少年可以对学习进度、收效有一定的掌控,而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分数评价。因为分数评价的单一性,有可能让排名靠后者给自己打上“失败者”的标签。
社会要为青少年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更早一点明确自己未来的社会角色,能够更好地对自身的学习进行规划,并付诸努力。
此外,国家要在法律层面为青少年创造安全的现实生活空间。切实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与青少年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好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帮助青少年了解自身拥有的权利和责任,了解如何通过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也了解自己应该如何履行应尽的义务。
现实生活丰富,朋友相处有乐趣,未来发展有期待,这样的美好生活一定能阻止产生心理危机,阻止更多“四无”青少年的出现。(中国青年报 罗世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