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正值首个全国生态日,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司法保护与科学研究中心在赤水河畔揭牌,同时,增殖放流活动也在赤水河边开展。
作为长江上游唯一一条干流没有修建电站、保持自然流态的一级支流,赤水河发源于云南昭通,流经云贵川三省,在四川省合江县汇入长江,是珍稀特有鱼类的重要栖息地和繁殖场所,还是开展河流生态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增殖放流 鱼翔浅底
“鱼苗刚被放入水里时,它们只在岸边游,一团一团的,我就希望它们健健康康的,游得越远越好!”参与鱼类增殖放流活动的舒心雨说。
此次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共放流胭脂鱼2000尾、岩原鲤5000尾,它们均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珍稀特有鱼类。
活动现场,有这样一群“新渔人”,他们不靠捕鱼为生,但花了大把时间在赤水河畔研究科学“养鱼”。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刘飞便是其中之一。他介绍,所谓珍稀鱼类,是指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一级或二级保护对象,此外还有一些被列入省级或其他保护名录的鱼类;而特有鱼类,指的是在长江上游栖息生活的鱼类。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珍稀特有鱼类形成了一系列与当地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特征。长江上游的鱼类偏好流水的生境,以底栖动物或生藻类为食,可以看作生态环境变化的“指示种”。
禁渔措施效果明显
然而,持续的过度捕捞以及水电梯级开发等人类活动,给珍稀特有鱼类及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
2006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曹文宣率先提出在长江流域实施全面禁渔的建议。这比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早了15年。
2016年底,原农业部发布《关于赤水河流域全面禁渔的通告》,明确从2017年1月1日零时起,赤水河流域全部天然水域全面禁渔,为期10年。赤水河成为长江流域第一条实施全面禁渔措施的河流。
截至目前,赤水河已经全面禁渔6年之久。刘飞表示,赤水河目前禁渔效果明显。一是鱼类的物种数量稳步增加,赤水河内出现了消失多年的种类,如异鳔鳅鮀和圆筒吻鮈;二是部分珍稀特有鱼类的种群数量明显上升,鱼类组成结构明显改善;三是鱼类种群内结构明显优化,中华倒刺鲃和白甲鱼等主要优势种类的平均体长和平均体重明显增加,并且大个体在种群中的比重明显增加;四是鱼类总体资源量明显增加,单船监测捕捞产量由禁渔前的4.1千克/船/天增加至8.2千克/船/天,鱼类资源量翻了一番;五是鱼类繁殖状况显著改善,草鱼、鲢、圆筒吻鮈和异鳔鳅鮀等主要在长江干流繁殖的产漂流性卵鱼类开始进入赤水河栖息繁殖。
自2021年1月1日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之后,当地人的生态保护意识明显增强,不捕捞河鱼、不吃河鱼,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科研人员去河里采样时,当地人以为他们是非法捕捞者,还报了警。刘飞回忆起来哭笑不得:“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
6个监测样点40多种鱼
越来越多的新渔人聚集在赤水河畔。2021年6月,赤水河珍稀特有鱼类保护与水生生物多样性观测研究站(赤水河站)正式竣工;次月纳入中国科学院院级野外台站管理。
赤水河站发挥着三重作用。首先是监测,目前赤水河干流设置了6个固定的监测样点,按季度对珍稀特有鱼类变化趋势进行长期监测,探讨珍稀特有鱼类的种群变化规律,科学评估“十年禁渔”等相关保护措施的实施效果。其次是开展珍稀特有鱼类人工繁殖技术研究,目前依托赤水河站已经驯养了40多种鱼,在保种的基础上实现鱼类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再次是结合小水电清理整改,修复珍稀特有鱼类的栖息地。
这也是赤水河站的使命所在:对赤水河水生生物及其栖息地开展监测、研究、试验和科普宣传,切实保护生物多样性,为长江上游河流生态修复提供示范。
“赤水河是我除了家以外待得最久的地方。”刘飞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作为鱼类研究者,鱼快乐或不快乐、喜欢或不喜欢什么样的环境,是我们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记者 李思辉 见习记者 丁典 实习生 陈文焕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3-08-23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