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谁贬值了“女声”?

后来也有知乎网友做了进一步解释,表示男生女生发声位置、声音结构有着很大的差异,即使从学习层面来讲,同性别老师的指导也更具备建设性——也就是说网友们之前的担心多少有些“打拳”的成分。

性别

你们行业自己的事,怎么就直接按头清算到“消费者”身上了呢?

行业媒体“刺猬公社”则干脆将“耽美热”作为了配音圈“性别议题”的主线。

“早些年我可以理解,最初来做广播剧的爱好者,她们有一多半是可能是偏好这种(耽美)题材,那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融入了网配圈或者商配圈,为什么还是会有这种情况?”

(优声论坛今天的样子,“奥特曼广播剧”的招募在提醒人们时代变了)

声音

其实按照行业媒体的渲染,“配音”并不是一个会出大问题的“职业”,理由也非常直观:

按照“从业者议题”往往出现在已经形成“既定格局的成熟期”的规律来看,“配音”理论上远远没到寻求破局的程度——至少不该成为一个“性别议题”,毕竟这个标签在如今的舆论环境中实在有些过于沉重。

(我按照她的理论做了一份简单的示意图)

从业环境上“配音”和“声音经济”所呈现出来的差异更加直观:前者不断抬高从业门槛,而后者很乐于降低甚至取消门槛。

“你看喜马拉雅的‘万人十亿新声计划’、荔枝的‘回声计划’,平台给了很多流量以及现金上的补贴,经常会告诉你‘普通人’也能用声音来赚钱。”佑子对这些“所谓的同行们”没有身份认同感,她说:“配音需要‘专业训练’,即使是从网配成长起来的小透明到最后也会想要接受学校专业课程训练,最起码也是去复旦、浙传蹭课什么的。”

相比而言,声音经济中的各领域,自主性更强也更为独立。总之在两者的诸多差异之下,声音经济的红利是否能转换成配音行业的红利显然不能简单地直接画等号。

这是一个地基不稳,被资本催熟的“伪成熟行业”。

结果

其实“资本催熟”并不总是坏事,比如在行业的快速发展阶段,资本的提前进入往往意味着行业开始“规划化”、“产业化”——这是一个新生行业得以健康发展的前置条件——问题在于“资本”与“行业”只能在某一阶段保持“利益一致”,两者最终诉求是不同的:

前者逐利,追求的是行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后者则是停留在闭环里,是一切结果的实际承受者。

因此“被资本催熟的行业”往往会呈现一种倒叙发展的姿态:行业容错量在不合理的发展速度下被提前透支,理论上需要优先解决的“先天痛点”会在一定的发展周期后“滞后爆发”。

相反在“女生的音域大部分挺宽的,可以从正太配成少年、少女、再配到御姐、老奶奶。如果不是特别大的需求和人物设定,甲方往往找一名或者几名配音比较优秀的女老师,其实就满足了他们对这些女角色的塑造的需求。”

一位不方便透露姓名的配音导演证实了这一说法:

被固化的审美,也正在多方面地限制女性配音演员的空间。当“声音好听”成为更具权重的评判标准时,一些具有特色又非甜嗓的配音演员极有可能就被资方排除在外。而一味追求好听而掐嗓,不仅造成角色声音千篇一律,削弱听众对配音演员声音的辨识度,更限制演员能力的发挥,进而限制角色魅力。

以至于最终呈现给观众和听众时,常常会看见这样的反馈:“没有特别突出的女性角色”或者“女性角色没有什么记忆点” 。

这些规则也潜移默化地规训着行业里的每一个人。配音演员子楚和陶典曾表达过这种隐忧,“(工作的时候会思考)怎么配最安全,以及怎么活最容易,慢慢的就会被教化了”。

寻找潜在的市场需求,抱团做剧成为了配音行业中许多女性从业者们的选择。梵艳将这种选择类别比喻为“做菜”,认为角色“不能像饭店点菜一样,不做饭还有挑挑拣拣,我们想吃什么就自己去做,如果你对今天的饭菜不满意,明天就自己来做。”

在她看来,网配市场还并未成熟,“大家现在都还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包括一些社团尝试去做高品质的各种类型剧,也许有一点点门道了,但是还没有把自己摸索出来的这些问题汇聚到一起,变成一个行业发展方向。”

改变

(从订阅人数来看,题材确实过于“冷门”)

除了全年龄向的作品,水原还注意到行业里的女性们正在抱团制作百合广播剧:

让人欣慰的在于,这些尝试正在通过平台被放大,在今年,除了垂直广播剧领域饭角、猫耳等平台,在荔枝FM、网易云音乐声之剧场等主流音频平台,也零星出现了商配百合广播剧和百合自制剧。似乎从业者们的努力正在发掘新的市场需求。

此外,声音经济的大发展也正在抢夺“配音的定义权”。在不断的补贴冲击下,大量标签化、模板化的女性配音演员截流了大部分注意力(比如声音社交等等),反向定义了女性配音演员在大众市场的印象。

还有不同于影视行业,林林总总的制作团队,配音圈主流工作室被大厂抢滩。融资可以带来的理想情况是高质量的内容,出圈的配音演员,反哺行业,但是资本始终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这或许有些像中国足球的目前正在发生的一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