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经历了2020年公募基金的狂飙突进,2021年核心资产的坍塌与分化,2022年权益投资的短暂溃败,站在一个新的出发点,我们安抚着内心的创伤,回顾着曾经的辉煌,会发现,任何的闪耀都会归于沉寂,任何的投机终将幻灭,那些不盲从的、坚持独立思考的基金经理,才是大浪淘沙尽头最值得托付的人。


(资料图)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大成基金刘旭。

十余年投研经验

2009年大学毕业后,刘旭进入毕马威会计事务所做审计,一年后转行到卖方(证券公司)从事商贸零售研究,2013年加盟大成基金研究家电、汽车行业,2015年7月开始担任基金经理,现任大成基金股票投资部总监。

十余年来,大成基金刘旭扎实的研究功底使得他能力圈十分广泛。从行业配置层面来看,刘旭对中游制造、TMT、消费、金融地产、周期等板块均进行过一定的配置。其中,近年对制造业的配置比例一直处在较高水平。

数据来自基金定期报告

我们进一步发现,大成基金刘旭的行业配置相对均衡,即便特别看好某个行业,在单一行业的配置比例也会控制在20%左右,这会减少产品在某个行业过度暴露带来的大幅波动。

不止于长期业绩优异

大成基金刘旭自2015年7月份开始担任投资经理,当时正值股灾,接手的第一支产品是大成高新技术产业股票。

1、长期业绩优异。

截至2022年9月30日,该产品任职收益达223.63%的收益,长期业绩非常优秀。

数据来自基金定期报告,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2、业绩持续性较强。

比长期业绩优异更为难得的是,7年多来历经牛熊考验,该产品的业绩持续性较强,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均表现优异,各完整年度(含今年前三季度)收益均跑赢沪深300和业绩比较基准。

数据来自基金定期报告。

3、回撤控制有力。

很多成长风格的基金经理长期业绩非常可观,但是让投资者最头大的是,产品波动太大,持有体验不太好。刘旭产品长期业绩优异,业绩持续性强,且回撤控制有力。大成高新技术多个年度回撤小于业绩比较基准及沪深300。

数据来自大成基金、基金定期报告。

4、机构投资者占比较高。

长期业绩优异,业绩稳定性强,刘旭在管产品获得众多投资者认可。其中尤以机构投资者认可为基金加分项,毕竟,机构投资者代表更为理性的预判,一般情况下对基金经理的认知更为深刻。

下图为大成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投资结构比例,蓝色为机构投资者占比,自2018年开始,其产品就有多半比例为机构投资者持有。

数据来自基金定期报告。

我们还看到,近年来,大成基金刘旭代表产品获奖无数,包括“金牛基金奖”(中国证券报2022/08/29、2019/04/14),“明星基金奖”(证券时报2022/07/29、2019/03/21),“金基金奖”(上海证券报2022/11/14、2021/07/13、2020/07/06、2019/04/25、2018/05/15)等多个大奖。并获得多个评级机构三年期、五年期五星评级。

基于长期价值做投资

权益投资讲究“知行合一”,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是投资者在定性研究中最关切的一道环节。

大成基金刘旭的投资理念用一句话总结:基于企业长期价值去做研究与投资。从他的重仓个股也能看出,刘旭在管理产品中尽量减少交易性操作,基于影响企业长期价值的因素去研究和分析,以有积累的方式进步和成长。

表格为大成基金刘旭代表产品大成高新技术产业2022年三季报重仓股,持股周期普遍较长。仅为重仓股展示,不代表个股推荐。

换手率指标也可以佐证,刘旭持仓换手率在权益产品中属于较低水平,符合长期持有的风格。

数据来自wind,基金定期报告,资产活跃度 = (股票买入总额+股票卖出总额)/平均资产净值。

大成基金刘旭表示,他的选股理念是希望在一条较长的赛道上找到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的公司,能够更好符合行业的属性和客户的真实需求。

具体来看,从三大因素考量企业价值:

(1)先看商业模式。如一家企业自由现金流的创造能力、产业链议价能力、扩张的规模效应、雪道等,关注企业的产品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

(2)从供给侧看竞争优势。深刻理解护城河与粘性,竞争优势要清晰显著可辨认,只有在这个方向上构筑的与对手差异化的优势才能称之为壁垒。

(3)从需求侧看天花板。从量价两方面构成长期空间、辩证看两者的关系、要健康的增长、看雪道有多长。

通过对三大因素的权衡考量,结合个股的估值水平,致力于发掘估值较低的股票加入股票备选池,在估值较合理时买入,择机替换持仓组合中已经被高估的股票。

风险提示:本文不代表中信建投证券观点,仅属于基金投资策略讨论,不作为投资建议,本报告的调研内容为后续整理,不保证整理内容与调研原文完全一致,另外基金经理观点可能发生变更;文中信息均来源于本公司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但本公司及其撰写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已力求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文中所提具体基金、股票等证券仅用于举例,不构成投资者在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等方面的最终操作建议;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不作为同管理人/基金经理/投资策略其他产品未来收益水平的保证,任何人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中信建投证券以及作者无关,基金产品详情请阅读基金法律文件,并以之为准,基金投资有风险,决策须谨慎;第三方不得以商业目的对本文所载内容进行复制、转载,如需复制、转载的,应申请授权并注明来源,且不得对文中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