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资料图】

网上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一旦创了业,是不是就很难回公司去坐班了?

按照网络上流行的数据统计:

如果创业成功,那创业者自然不会回去上班;

如果创业失败,55%的人会选择再次创业,24%的人回公司上班;其他的,则不停地在“创业-上班”“上班-创业”之间流动。

各方面能力相同的二人,一个去创业一个去公司上班,谁更会赚钱?

-02-

几年前,曾经接触过一家软件外包商,为了方便业务沟通,加了对方产品经理和开发主管的微信。今年年初看到那个产品经理小哥,发了一条朋友圈,说:

最近这款产品,潜心研发了八个月,十几万成本砸进去,做出测试版的那天,忽然在应用市场搜索到几乎一模一样的同类竞品,而且人家已经做起来了……内心复杂……但是,还要继续走下去!!!

配了一个他六岁女儿弹钢琴的侧影图。

刚好早上有空,我便发信息跟他聊天。

“这是你做的第一款产品吗?”我问。

“不是,这是第三款了。之前做的两款,卖的不是很理想。现在分析来看,应该是市场调研没做好,导致搞了一堆伪需求出来,根本没人用啊。”

“这么多成型的产品,都是你用业余时间做出来的?”我以为他还在那家外包公司上班,所以这样问。

他说:“怎么可能!创业成功概率本来就很低很低,全情投入也未必能行,三心二意更是没法弄了。小冰你还记得吧?他跟我一起出来干了。”

小冰,就是曾经那家公司的开发主管。经验丰富,技术一流。

各方面能力相同的二人,一个去创业一个去公司上班,谁更会赚钱?

他和小冰,是目前他们创业公司的两位合伙人。加上后面陆续招聘的几个程序员,几个人的创业团队,就这么搭起来了。

几个人两年来,一直租住在一个破旧小区的民房,当办公室;

有时候发不出工资,两个老板甚至打起了小额贷款的主意。

最灰暗的时候,他发朋友圈说:

这可能是我设计的最后一款应用了,要是不成,也实在无颜面对妻儿老小,已经消耗他们太多,也愧对他们太多。给自己定一个期限,到了那天如果还没好转,就找个班儿先上着。但是,我的心不会折…… 我光头强一定会回来的 ……

下面有损友给他留言:

嗯,创业这几年,强不强我不知道,但是你渐渐秃了头,我倒是看得很清楚。兄弟,保重身体。

各方面能力相同的二人,一个去创业一个去公司上班,谁更会赚钱?

好在,触底反弹的好运和馈赠,并没有在路上耽搁太久,就来到了他们身边。

上周,我在苹果应用商店,看到了他们最新做的那款产品,上了推荐榜。翻了翻,用户一水儿的好评,都说:

“解决了很久以来的痛点。”

“虽然订阅付费制有点不爽,但好用是真好用,准备包年了。”

“开发团队对用户的意见理解的很到位,优化也迅速,一周一个版本,辛苦,向开发者致敬。”

至于产品小哥那时候烦恼的竞争对手?早就沉到下面了。最后更新日期是2018年4月。

现在,我想,我应该可以给出文首那个问题的答案:

为什么创业者,很难再回公司去上班?

各方面能力相同的二人,一个去创业一个去公司上班,谁更会赚钱?

一、不服输。

我常常跟别人调侃:

创业者是有异常基因的,就像体内产生了一种极为特殊的细胞,不断生长、复制、扩散,最终驱使着创业者做出最后的选择——离开平台,独自打拼。

创业者就这样一脚踏进未知的洪流,孤独地游荡在市场经济的荒原,一切只能靠自己。

对了,错了;输了,赢了。

所有的结果,都是自己买单;所有的暗夜,都要睁圆了眼给自己站岗放哨。

在我接触过的创业者中,不论是毕业后直接创业的,还是从公司脱离出来创业的,他们都把“回公司上班”看作一种人生的倒退。就算再苦,也不愿放下这口气—— 创业,不仅仅是挣钱吃饭,出名获利,更有一份自尊、一份情怀在其中。

是的,所谓的异常基因,所谓的特殊细胞,其实就是:不服输。

各方面能力相同的二人,一个去创业一个去公司上班,谁更会赚钱?

二、不习惯。

不论是私企、国企,还是体制内单位,相信所有的职场人都明白一个心照不宣的道理:

在职场上,在公司上班,最重要的往往不是业务能力,而是熟悉你所在单位的做事规则,和,在体系内的生存法则。

而创业者,大多习惯了做一个团队的领头羊、一把手。他们几乎无法忍受那些并不合理但大家都在默默遵守的条条框框,而且,结果导向型的创业者,看着企业内部那些不把重心放在业务能力,而是把大量精力用在人情世故、升职加薪上的现象,恐怕也会气到晕厥。

创业者,其实是很挑剔的。其实是很完美主义的。

毕竟,野马如果容易驯化,也没资格做野马了不是吗。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