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泉州发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直面市场挑战,助推企业增资扩产逆势而上,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保障产业集群链条安全稳定、健康发展。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去年,我市深入实施绿色数字技改专项行动,围绕工业制造业路线图产业链延伸、强链、补链,发挥企业爱拼敢赢精神和主体积极性,精准施策、精细服务,推动企业增资扩产。数据显示,去年我市亿元以上增资扩产项目330项,全年完成投资497.54亿元,完成年度投资比例达106.2%,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技改投资逐年稳步上升,图为企业智能化生产车间。

技改投资逐年稳步上升

“工业是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增资扩产是将工业企业培育成为真正龙头企业的必由之路。”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中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已成为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的有效路径,是企业增资扩产的重要方向。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市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逐年稳步上升。去年1—11月,全市完成工业投资比增23.5%,其中完成技改投资比增27%,技改投资占比70.6%。一系列项目落地动工提速。这些年来我市谋划重大项目成效显著,比如泉州三安半导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与产业化项目”、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基地产业升级项目”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泉州,拉动工业增资扩产。

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成为增资扩产新的增长极。去年1—11月,47个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132.9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额的107.82%;14个试点项目完成投资额55.6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额的112.7%。去年,聚焦“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我市制定出台《泉州市加快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紧抓“规划、规范、提升、示范、招商”五个环节,推动产业集聚、土地集约,进一步提升工业园区产业承载力,优化产业生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精准滴灌服务助企爬坡过坎

一批批政策工具不断完善,一项项审批速度持续刷新,为企业增资扩产装上“推进器”,助力我市产业发展爬坡过坎。

“受疫情影响,经济发展面临挑战。为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破解企业增资扩产痛堵点,我市立足存量,实施万名干部进万企、一企一策促发展专项行动。”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坚持增资扩产和开放招商两手抓,实行增资扩产项目享受招商引资同等待遇。

据介绍,去年按照有专班、有时间表、有协议和一把手挂帅、第一时间协调、一个团队负责、问题一抓到底的“三个有,四个一”工作机制,我市万名干部走进万家企业,推动一企一策精准实施,从“撒胡椒面”式服务向精准滴灌式服务转变。全市亿元以上工业增资扩产项目330个,其中有85个项目签订“一企一策协议”,247个项目成立工作专班,312个项目已供项目用地。

政策多管齐下提振信心

政策引领,一系列“真金白银”扶持措施提振企业增资扩产信心。

“市县两级提出了多项政策补助措施,不仅有效缓解了企业增资扩产的资金压力,而且也提升了企业增资扩产的积极性。”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市级层面,重点在购置技改设备补助、技改贷款贴息、招商政策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我市还出台了“技改贷”配套贴息政策,对2023年新提款部分给予1%的贴息支持。与此同时,结合市级出台的购置技改设备补助,县(市、区)均出台相关技改扶持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完善增资扩产工作机制,健全重点项目遴选管理,市工信局在全省率先推出泉州市工业投资项目管理系统,建立省、市、县三级项目储备机制,实施项目分级管理。“市级工信部门负责重点跟踪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省市级重点技改项目;县级工信部门负责跟踪总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重点工业项目;乡镇重点跟踪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对项目的分级管理,可实现全面摸底全市工业投资项目储备,完善工业投资项目信息,实现项目滚动征集。

来源:泉州通客户端

记者:黄文珍

通讯员:谢坤霖

编辑:吴若凡

审核:吴泽华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