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5日,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主办、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研究中心(CGFR)承办的, 清华五道口金融支持行业低碳转型论坛暨《煤炭开采、燃煤发电、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碳排放现状和转型分析》报告发布会成功举办。

论坛邀请到来自监管、学术和行业知名专家,共同探讨金融支持行业低碳转型的问题。 论坛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研究中心(CGFR)、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主任鞠建东教授主持。

图为 黎海威


(相关资料图)

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量化投资负责人 黎海威出席圆桌论坛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低碳转型”并分享观点。

首先,黎海威指出, ESG投资发展历程是一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过程。

在自上而下方面,目前有相关政策的激励和鼓励,但同时数据披露问题是一个比较大的痛点。在做投资的时候投资机构确实可以通过机器学习、大数据、自然语言处理等进行估算,但这个估算存在较大的误差。如果监管能够逐渐地推进数据披露,从目前这种自愿性方式变成一个半强制性甚至强制性的披露,一定会对整个行业包括碳定价起到有效的提升作用,使估算的准确性提高。

在自下而上方面,作为终极的买方,养老机构和主权基金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二级市场管理人的资金很多来自养老金和主权基金,在他们做出ESG投资以后,二级市场管理人会逐渐跟上。

从投资本身考虑, 养老金和主权基金的特点比较适合拥抱ESG。虽然监管有倡导和促进作用,但养老和主权基金其本身也具有自驱力,并且这种自驱力在逐步地加强。因为养老金属于长线的配置,且可以跨周期,在考虑投资回报率和策略容量时,ESG投资与传统价值或者成长投资的低相关性甚至是零相关、负相关性可以提升组合绩效。目前,全社会对ESG形成了一种共识,例如社保基金在2022年有史以来第一次公开招聘ESG管理人,深圳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也在最近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公募和私募基金的运作提出了一些绿色要求。

同时,从全球来看,世界开始融合,特别是2017年MSCI把中国A股纳入全球指数,对ESG投资A股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是外资的加速流入强化了ESG投资理念;二是推动了政府和监管部门加快与ESG相关的制度建设。

其次,黎海威介绍, ESG数据披露有很大提升,但披露数据存在不对称性。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比例仍在逐年上升,已有接近三成,但是,披露数据存在不对称性。作为基金机构,更希望看到的是工业生产企业的披露,目前披露的大多都是金融企业。他认为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成本问题;二是披露过多会导致外界容易计算出公司的真实营收情况。这就导致市场想要的和上市公司披露的不能完全匹配。这有待于交易所、证监会、人民银行逐渐收紧披露标准。

再次,黎海威谈到了 ESG评级和指数。在中国提出碳中和、碳达峰的近三年的时间里,整个行业的生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来自于指数公司、评级机构、数据提供商、资管机构、学术机构、咨询公司等多方参与。国内ESG数据当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重叠度较高;二是处理的方式不同,八家机构的评级相关性不高。从资管机构来讲,进行评级不仅需要有一个较好的基准,而且数据的透明性、可靠性很重要,包括长期的可靠性。另外,ESG相关的ETF和主题基金是重要的配置工具。但中国散户的习惯是炒波段的,这与ESG整体的长线配置不是完全一个频谱,这个过程如何平衡短期资金和长期资金配置,可能需要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的机构化。

此外,国内 ESG投资(ESG主题基金和泛ESG基金) 整体规模均在逐渐上行。ESG基金在市场大幅波动时仍展现出了比较好的投资效应,因为相对低相关同时比较稳定的特点,所以整体的配置还是比较让人期待的。

ESG投资也面临挑战。在投资逻辑上,股东利益最大化将不再是上市公司的唯一目标,上市公司的行为受到ESG制约会发生变化。ESG是一个中长线的概念,和企业短期业绩不一定正相关。但究竟什么是好的,还是存在一定争议的,包括ESG的内涵和外延如何定义,哪些适合做约束的投资等。同时,目前数据还是比较缺乏,数据来源分散,包括新闻媒体、社交网络、以及政府部门社保局等,使得搜集工作较为困难。

最后,黎海威介绍了一个 ESG因子投资的例子。以环境因子E为例,海外文献来看E的表现整体不如S和G。但是中国由于整个产业政策的导向,使用环境因子E选股表现并不差。环境因子的选额,可以通过估算碳排放量或者通过CCER网站上的数据进行预估等来衡量上市公司与碳排放相关的指标。这样得到的环境因子在中国具有一定的选股效果。

煤炭开采、燃煤发电、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碳排放现状和转型分析 》

审校:黎菁、王奕淳、李庆涛

编辑:杨粟裕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研究中心(Center for Green Finance Research of Tsinghua NIFR,简称“绿金中心”或“CGFR”)正式成立于2018年底,是我国成立最早之一、与国际合作最密切、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绿色金融研究平台。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讲席教授鞠建东教授现任中心主任。

中心致力于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领域的学术与政策研究、工具创新、产研结合与国际合作。伴随着国家30-60“双碳”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中心将全力以赴服务于国家战略、世界发展,在碳中和实现机制与路径、环境气候风险分析、绿色和可持续金融标准开发、绿色金融基础设施、科技赋能碳中和、转型金融、绿色金融产品创新、ESG投资研究、生物多样性与金融稳定关联关系等重点领域开展研究,支持国家相关部委、金融监管和头部金融机构的政策制定和战略规划。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