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全国各地重大项目建设发起“春季攻势”,各省份纷纷动员开工,新一年投资计划争相出炉。
业内人士预计,今年及未来投资增长存在较大潜力。今年上半年基建投资将是稳增长重要抓手,全年基建投资有望保持高景气。
重大项目发起“春季攻势”
(资料图)
从节后首个工作日起,广东省一批批重大项目密集开工,用实际行动冲刺“开门红”。
1月底,广东多地市纷纷举行重大项目启动仪式:
广州一季度共开工、签约项目460多个,总投资超6800亿元;
深圳举行2023年首批重大项目开工活动,266个项目总投资约3295.3亿元;
珠海一季度开工重点项目186个,总投资916亿元;
佛山一季度共安排新开工重大项目103个,总投资850.03亿元;
茂名一季度启动重大项目50个,总投资518亿元。
新的一年,各地投资计划也争相出炉,其中,广东提出,今年将安排省重点项目1530个,总投资约8.4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
从结构上看,广东今年将加快金融、交通、能源、电力等领域应用基础设施建设,侧重科技创新的投入。
“预计今年及未来投资增长存在较大潜力。”交运建筑行业分析师匡培钦认为,当前重大工程项目储备充裕,未来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落地积极性较高,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将稳步开展,薄弱领域项目补短板预期加强。
基建投资有望保持较高增速
项目建设“加速跑”的同时,多方发力拓“财路”。
中诚信发布的研报预计,2023年专项债将继续扩容,全年发行专项债5.4万亿元,新增限额3.8万亿元,节奏将继续前置。若专项债用作资本金比例小幅升至10%,理论上可拉动基建投资6万亿元。
资金加力下,基建投资有望保持较高增速。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2022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为基建项目补充资本金7399亿元,撬动杠杆率在10倍以上,据测算,其拉动的基建项目总投资将达到7万亿元至9万亿元,投向以传统基建为主,施工建设周期在3年左右。
若项目后续资金支持及时到位,将在2023年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可对基建投资形成持续支撑。“预计2023年基建投资将保持较高增速。”钟正生说。
有专家认为,2023年投资将在扩内需中发挥重要作用,预计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其中基建投资增长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