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选择人才的标准主要有以下4条:(1)悟性,能举一反三分析出事物的本质。(2)心胸宽广。(3)有大局观。(4)学习能力强,勤于思考,逻辑清楚,善于归纳总结提炼。
最好的办法是自基层提拔,尤其是从销售一线提拔。一般而言,没有做过销售的人是当不好家的。所以,想培养干部的时候,不妨先放一些苗子到销售一线,多关注和指点。
2.大公司的商业模式已经成型,管理体系已经建立,可以请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但是对于创业公司而言,商业模式和管理体系都没有明确,也无法明确,如果寄希望于授权给职业经理人,十有八九会碰壁。
【资料图】
每个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创始人都会不止一次地涌现同一个善良的愿望:希望能够请来某个有能力的职业经理人让公司正规化起来,实现脱胎换骨的飞跃。实践证明,这些美好的愿望每一次都会在冷冷的现实面前破灭。
3.人潜意识里面的谦虚和不自信有时会有一种倾向,倾向于去寻找别人,然后把责任托付给别人。在企业之中这种倾向主要表现在寄希望于空降兵,希望从大公司或者竞争对手或者合作伙伴那里挖一个“懂的人”、“有经验的人”。
所有的企业引进空降兵多是抱着一个善良的愿望,希望为企业输入新鲜的血液,带来新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同时为企业节省对人才前期培养的时间、费用等成本。
4.创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创业过程中遇到的99%的问题,都是别人遇到过并且解决了的问题,其实只要肯学肯问,很容易有答案,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选对股东是创业的头等大事。股东是企业的基因,直接影响企业的实力和最终成就。选择股东要遵循三大条件,创业期公司要优先选择那些能够带给公司资源和经营经验的股东,对任何人都不要给干股。
5.办企业一定要处理好企业的股东圈、员工圈和朋友圈的,三个圈子的人不能错位,否则后果很严重。
创始人的情商甚至比智商还重要。那些人缘好有很多朋友相助的企业都是发展比较顺利的。
企业失败原因有很多种,好企业垮掉,一半以上是因为股东之间的折腾。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股东之间如果出现问题,对企业的发展是具有杀伤性的。
6.股东要具备三个资质:(1)志同道合。(2)认同合体规则。(3)出资。创业期公司应该优先选择能够带给公司资源或者经营经验的人做股东,慎重接纳单纯的财务投资人。
股东出资是必须的,屁股决定脑袋,没有出资的股东和实际出资的股东考虑的问题以及出发点是不一样的,对企业的归属感也是不一样的。
7.公司的治理结构即股东会、董事会及管理层的结构及其之间的。创始人要为企业构建一个好的治理结构,股东层要有大股东、董事会要精明强干、管理层要有主人翁意识,把企业当做命根子来做。没有主人的企业如同无人驾驶的高速汽车,随时会翻车。
创业一定要搭好公司的治理结构,治理结构有问题公司很难成功。公司由谁投资,股东之间的股份比例如何,以及股东会、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的分工直接决定了企业是否有动力,没有动力的企业必然没有活力。
8.一个普世的规律是,人人所有相当于无人所有,人人激励相当于没有激励。企业的股东同样忌讳搞大锅饭,如果股东很多且股份比例相差不大,不会有任何一个股东将企业当做自己的命根子来做,都想搭车不想负责,其结果必然是三个和尚没水喝。
股东之间的合作基础是规则,开始合作之前一定要先签署股东协议,对退出机制、股东义务、决策机制以及企业方向四大问题作出约定,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大家承诺共同遵守,确保公司的根基长治久安。
9.股东是伴随公司终生的人,股东之间的合作是贯穿公司终生的。不论公司蓬勃发展还是苦苦挣扎,很多事情和股东的利益密切相关,股东开始合作之前一定要先建立规则。
如果可能,创业要选择最肥的市场入手,在一个大市场中占有一个小份额就了不得了。选对创业方向事半功倍。不要会啥做啥,要抓住用户的强需求来创业,在个人爱好、个人特长及市场需求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10.创业方向的选择非常重要,广阔天地才能大有作为。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一旦选择了错误的行业和市场,不管你多努力,其结果都会陷入“鸡肋”状态。
要紧紧抓住用户的强需求,解决他们的需求。需求的强弱决定了市场的大小,需求越强市场越大。
我认为做企业应该这样来选方向:第一,市场应该够大。第二,事情本身应该是有意义的。第三,事情应该是有所创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