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智通财经APP获悉,汇添富基金蔡志文称,在选股上他有5条标准。首先,喜欢集中度比较低的行业,一般不买高行业集中度低增长行业中的公司,除非估值特别便宜;其次,喜欢各个行业的“卷王”,公司要有一定护城河,但又不是像白马龙头那种特别显性的护城河;然后是增速和估值匹配度比较高的,A股公司PEG大致小于0.75,港股公司PEG大致小于0.5;再次,ROIC大致大于15%的公司;最后是管理层要相对靠谱,好的管理层是比较专注在主业的。
对于上述中的“卷王”,蔡志文认为,“卷王”的好处是,无论行业周期如何波动,公司的发展是一个个台阶往上走。这些企业通过十几年的行业洗牌,在一轮轮的周期中存活下来。等到行业重新爆发的阶段,他们的起步估值又不会很高,关注度也不高,就会迎来戴维斯双击。
总体上,蔡志文比较喜欢资源类、制造业类中的一些公司。许多公司都是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资本开支很低,ROIC有些可以达到20%,而且PEG又小于0.75。说明这些公司的估值不贵,生意模式还不错。
蔡志文表示,在我的投资中,把好价格排在第一位。我整个组合的静态估值是比较低的。我做投资的出发点是避免出现特别大的亏损,比较喜欢低估值的股票,不喜欢扎堆。我更加偏爱挖掘一些黑马或者灰马,避免拥挤的赛道股,不喜欢抱团的白马股。一般有这三个特点的股票,我都不太会买:已经涨了很多的,估值很高的,机构持仓很重的。
蔡志文坚持把估值放在第一位,对于如何规避价值陷阱,他称,对我来说,投资最大的不确定性并不是价值陷阱,而是在底部大跌能不能扛得住。我经常会关注一些暴跌下来的公司,有些公司跌不是自身原因,而是行业的周期性波动。在跌了很多后,我会去和上市公司交流一下,看看是不是因为行业的周期性。特别是一些之前涨过很多的公司,这类企业通常有可圈可点之处,大跌可能属于错杀。这时候在底部买入,就要扛得住波动,不能在底部卖掉。我发现自己基金的收益,主要来自底部买入的股票。
蔡志文坦言,我对估值要求比较苛刻,很多赚钱机会都不会参与。还有一些估值一直特别高的行业,我从来都没买过。我非常不擅长博弈,也不会做交易,那些主题投资的钱完全赚不到,只能赚业绩的钱。我的这套投资框架,是比较适合去买有业绩增长的低估值公司。在港股市场,没有业绩的公司是不会涨的。我觉得自己组合的特点是,买错的公司亏损不大,买对的公司能赚很多钱。
正在新发的产品方面,据蔡志文介绍,拟任在发的是一只中小盘基金,叫“汇添富战略精选中小盘市值”,这个产品和我偏向于挖掘中小市值灰马的特点比较匹配。我们希望通过一种规则化的方式进行投资,做成一个低回撤、低拥挤度、风险收益特征适合理财的产品。我特别喜欢挖掘股价在底部的公司,这时候通常卖方分析师不再做跟踪了,要了解公司所处行业周期性变化,效率最高的就是聊专家。
展开谈谈,我认为这个产品会有几个鲜明的特点:1)低PEG风格的中小盘基金。我会专注在中小盘的投资上,不会在市值上漂移到大市值的白马股。我投的公司也会延续自己低估值风格的特点,产品组合的PEG会偏低;2)低拥挤度的组合,个股持仓会有比较强的独立性,和市场主流有比较大差异。我会从自下而上角度多挖掘一些未来几年能用较大成长空间的股票,少做一些配置型的持仓。事实上,做中小盘投资也无法有很高比例的配置型持仓。假设你看好白酒,总不能投白酒中小市值但质地不好的股票。3)低波动低回撤的持有体验。大家通常认为中小市值股票的波动很大,这是因为大部分A股中小盘都是高估值的股票,股价受事件驱动的影响更多。我的组合由于注重估值,力争波动比中小市值公司要显著降低。而且我的行业会相对分散,彼此之前没有很强的联动性。
蔡志文说,我做了基金经理后的工作状态和研究员时期差别不大,每年都会扩大一些自己研究范围,慢慢建立对行业的认知和定期的跟踪,但很少和同行做交流,从来不关心“筹码”的问题,卖方路演也听得很少,绝大多数时间都是聊专家。聊完以后发现上涨没有基本面支撑,内心也不会有压力。我觉得压力来自对真相的掌握程度。我的爱好还是在研究上,找到一个能2年涨一倍的品种,会让我特别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