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既然存量博弈下的抢人大战是以邻为壑,那么我宣传“抢资本不如抢人”岂不是鼓励地方政府之间恶性竞争吗?其实不然,现阶段我国经济还存在增量空间,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竞争其实是在投资未来的发展。过去的“晋升锦标赛”迫使地方官员进行抢资本的恶性竞争,现在由抢资本向抢人才转变,正是竞争方式与竞争重点的转型,把原先用来补贴外国资本、外国消费者的资金,转而补贴本国的年轻人。通过从抢资本向抢人的转变,实现地方治理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向以人民为中心的转变。
我曾经和北京大学国发院的徐远教授讨论过地区的繁荣到底是源于人的云集还是产业的集聚,他认为把人都抢来之后如果没有足够规模的产业提供就业,人才就会流失;而我认为在全球低利率、负利率时代里有人就有一切,产业会跟着人走。实际上我所主张的抢人,不一定非得抢大学生,只要是有一技之长、愿意劳动、能够产生有效需求的年轻人,都应该是值得珍惜的。
有的地区财政比较紧张,对吸引人才所需的配套设施有畏难情绪,对医疗保障、养老服务、公共设施、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公共财政投入有所顾虑,认为抢人才不像抢资本,吸引企业“落户”本地,只需要给予税收等优惠政策,而且能够扩大就业,增加本地的财政收入。诚然,抢人才的确会带来成本,但是对人才政策的成本—收益分析,一定要放在长远周期的背景之下进行。抢人才就像发行债券,债券一经卖出就能够获得即时的现金流,但是本息的偿付却可以推到更久远的将来;年轻人才的落户立刻就会带来消费的增长,但是医疗、养老保障的支出却是将来时。年轻人为我把收入把现金流拿到现在就可以用,把代价拿到将来。一名年轻人,从到达当地的那一天开始就要消费,他每吃一次饭,当地的餐饮业收入就增加了,每带着女朋友去看一次电影,电影院的现金流就增加了,所以流入的年轻人越多,当地的各种资产价格与现金流都会增加,以这些增加的价值去金融市场上融资,就会获得更多的现金,再加上人才带来的创造性的劳动价值,总收益就更加可观。
我曾经为武汉市的人才政策建言献策,只要外地的大学毕业生来汉买房,300万元的房价只需首付100万元,而且地方政府为他们补贴其中的10万元,足以见其诚意饱满,力度空前。在地方政府的慷慨助力下,青、老两代人合力贷款买房,吸引了不少河南省、陕西省、河北省、山东省的青年才俊,携家带口喜迁武汉新居,成为“新武汉人”。大约60%的房价,会通过土地拍卖、税收等环节,转化为武汉市提供更优质公共服务的基金,再次投回年轻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形成来汉人才与地方发展的双赢格局。
而对于个体而言,从中小城市向抢人才的大型城市流动,同样是一项稳赚不赔的投资,除了更好的个人发展之外,资产价格的提升同样可以弥补迁移的成本,就房价而言,先流动的人才已经尝到了甜头,因为当时他们在武汉买房的价格是8000元到1万元多,而从2012年武汉加大人才政策力度至今,由于市场供需的变化,武汉的房价已经上涨很多,所以在许多重大的问题上,方向的选择比努力甚至更加重要。在武汉、杭州等地的先行先试小有成效之后,另一些二线城市比如西安开始奋起直追,从2016年开始加大力度吸引人才。
当时BBC(英国广播公司)等媒体曾经抹黑过中国的武汉和郑州,他们从飞机上航拍,报道郑东新区是一座空城,以此来暗示中国的基础建设都是超前的、无效的投资。还有一个节目组跑到武汉采访当时的地方领导,为了宣传地方发展的成绩,他很热情地介绍,结果这个节目组回去之后改头换面,把他剪辑成一个只会盲目举债发展而忽视民生问题的失职官员,在国际上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BBC这类无良媒体就是典型的“媒体经济学家”,根本不理解国民经济运行的逻辑,只是简单地拿数据进行比对,然后异想天开地血口喷人。其实武汉的地方债根本不是问题,它是九省通衢、长江黄金水道的枢纽、米字形高铁的中间点,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它还是中国知名的大学城,据统计,每年毕业的近百万大学生中大约有1/3会离开武汉前往一线城市发展,还有1/3会回去建设家乡,还有1/3会留在武汉,而前往一线城市的年轻人里又有一半会回流到武汉,换言之长期来看,每年武汉培养的近百万大学生中会有一半左右能够留得住,如果武汉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这些年轻人发展,它投资的那些基础设施都将会成为武汉经济腾飞的重要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