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记者获悉,4月4日,家庭餐饮解决方案品牌“锅圈”向港交所递交上市招股书,正式开启上市进程。华泰国际和中金公司为联席保荐人。根据财务数据,锅圈近三年收入近141亿,并于去年实现盈利。招股书称,公司希望通过上市募集资金,用于通过提高上游产能及效率增强供应链能力,投资建设食材产品预制中心及产品研发,拓展门店网络,以及用于品牌建设及市场营销活动,以及提升数字化能力等。
【资料图】
全年订单过亿,95%以上为自有品牌产品
公开资料显示,锅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最早源于2015年成立的河南锅圈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2017年,锅圈第一家零售店于河南省郑州市开业,2019年,锅圈前身锅圈供应链(上海)有限公司于中国成立。今年,公司改制为股份公司。
截至2022年底,公司产品组合包括八大类别,包括火锅产品(312个SKU)、烧烤产品(163个SKU),以及饮料、一人食、即烹餐包、生鲜食品、西餐和零食(280个SKU),合共755个SKU。全国范围内销售的产品中有超过95%为“锅圈食汇”自有品牌产品。锅圈食汇2021年进入广东市场,在广东省已有近200家门店。
目前,百姓的用餐方式主要有四种:买菜在家做饭、餐厅堂食、餐厅外卖、享用在家吃饭餐食解决方案。数据显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变化,在家吃饭餐食解决方案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选择,市场规模自2017年以来以26.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21年的人民币2903亿元。预计2021~2026年成为中国餐饮行业增长最快的细分赛道。
根据第三方机构统计,按在家吃饭餐食解决方案产品的零售额计,锅圈在中国所有零售商中排名第一。按零售销售额计,为中国最大的家庭火锅及烧烤品牌。截至2022年底,锅圈全年积累超过1亿份订单,注册会员数量达到约2040万。日均在线订单量(来自锅圈APP、微信小程序、抖音等)由2020年的6193笔增至2022年的68831笔,占所有渠道订单数总数的21.5%。
按地域划分的锅圈门店数。
招股书披露,截至2022年底,锅圈在中国拥有9221家零售店,涵盖中国29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上海、江浙、河南、山东、河北门店数均大于700。2022年,锅圈门店在县级市的占比为26.4%。招股书称,“我们将继续在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开设更多门店,并在北京、上海、香港及澳门开设主打高端食材的黑珍珠店。此外,我们将继续向新区域渗透,覆盖更多县级及以上城市,并逐步延伸至乡镇。”“我们亦计划在华裔人口集中的东南亚等海外地区开设新门店。”
火锅产品销售收入超七成,发力露营场景
在财务业绩方面,2020~2022年,锅圈总收益分别为29.647亿元、39.578亿元、71.735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33.5%、81.2%。毛利分别为3.293亿元、3.553亿元、12.49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7.9%、251.5%,主要由于在家吃饭产品及相关产品销售的明显增长,带动总收入增加。
同期,毛利率分别为11.1%、9.0%及17.4%,主要通过成本管控、产品拥有较高毛利率、主要产品的自产及维持稳定采购价格。锅圈在2020、2021年内分别录得亏损0.43亿元、亏损4.61亿元,主要因公司人力成本增长以及市场推广和网络扩张投入。2022年锅圈实现盈利,录得利润2.41亿元。
火锅产品、烧烤产品是锅圈两大收入板块。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火锅产品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81.9%、79.7%、75.8%,占总收入绝大部分;烧烤产品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5.8%、7.6%、10.1%,其他产品(饮品、一人食、即烹餐包等食品)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12.3%、12.7%、14.1%。据悉,锅圈正在透过推广烧烤产品,将产品组合进行战略性多元化,包括海鲜、烤串、其他肉类产品及烧烤架等。
招股书介绍称,截至2022年12月31日,锅圈控股三个食品原料生产工厂:生产牛肉产品的和一肉业、生产肉丸的丸来丸去、生产火锅汤底产品的澄明食品,并已参股投资了为锅圈生产虾滑供应商逮虾记,以更好地控制主产品的生产及供应。此外,锅圈已与超过279名食材供应商合作,包括知名品牌如安井及三全等。2020年~2022年,锅圈的前五大供应商分别占总采购额的24.6%、22.0%及20.7%。
“我们正在探索露营这一新消费场景,尤其适用于我们的烧烤产品,以进一步扩大我们的业务边界,一站式满足营地餐饮需求。”锅圈在招股书中透露,拟将产品类别拓展至水果、零食、饮料及酒水等品类,提供露营、客厅零食、水果轻食及一人食等消费场景的产品。“我们相信更多样化的产品组合能有效吸引更多消费者,从而产生更多收益,扩大我们的市场份额。”
物美、多点Dmall、茅台基金等为外部股东
南都记者注意到,锅圈收入主要来自向加盟商销售产品,此直接由其店内销售推动,来自加盟店的在家吃饭产品销售额占总量的九成以上。截至2022年底,锅圈的9221家零售店中,包括9216家加盟店及5家自营店,加盟店占总门店总数的99.9%,且约29%的加盟商经营超过一家门店。
据统计,2020年~2022年,锅圈关闭的加盟门店数目分别为28、194及279家,关店率分别为年终时加盟门店数的0.7%、2.8%及3.0%。其中2022年,锅圈关闭了279家加盟店,同时也净增2352家加盟店。关店原因包括加盟店未能遵守特许经营协议,以及加盟商因个人原因主动停止经营。
招股书在风险环节坦言:“我们的经营业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等加盟店的业绩,有关业绩亦反映我们加盟商的营销能力及管理技能。表现欠佳的门店(如总数重大)将对我们的收入及盈利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在股权结构上,锅圈董事长、执行董事兼CEO杨明超、执行董事兼执行副总裁孟先进、联合创始人、副总裁李欣华通过锅圈实业(上海)有限公司,共同于锅圈的已发行股本总额中拥有约33.01%权益,而杨明超亦通过上海锅小圈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及上海锅小圈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有限合伙)分别于已发行股本总额中拥有约12.42%及3.21%权益。因此,杨明超、孟先进及李欣华间接于锅圈的已发行股本总额中合共拥有约48.64%权益。此外,IDG、招银国际、物美科技、多点Dmall、茅台基金等外部投资者合计持股约51.36%。
招股书表示,公司希望通过上市募集资金,用于通过提高上游产能及效率增强供应链能力,如计划在国内及海外优质食材来源地附近兴建、投资或收购上游工厂;投资建设食材产品预制中心及产品研发,包括在全国建造多个食材产品预制中心及其他物流设施,以发展次日达业务。拓展门店网络,计划在北京、上海、香港、澳门及东南亚选定城市开设高端黑珍珠店提供高端产品并且扩大海外运营团队;以及用于品牌建设及市场营销活动,以及提升数字化能力,等等。
采写:南都记者 傅晓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