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8日,「2023中国酒店投资AC指数峰会暨度假空间运营投资论坛」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圆满举办。
在圆桌对话【周期与机遇】中,主持嘉宾04期酒店投资导师朱新疆,对话嘉宾锦江酒店(中国区)7天酒店品牌总裁陈煜,德胧集团副总裁、参谋长王坚,24期酒店投资导师罗蒋源,07期酒店投资导师余亮,26期酒店投资导师陈颖峰,就“洞察投资周期,领跑投资机遇”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相关资料图)
圆桌对话【周期与机遇】
朱新疆:
都说“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从业者,我们一般最先感受到酒店市场是否复苏。据我了解,目前酒店投资人、品牌方似乎已经达成了共识——酒店市场的热度已经恢复到,甚至远超2019年之前的水平了。但对于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大多数投资人仍认为具有不少不确定性。
不过,至少在苦熬3年后,疫情对人们出行的限制已经解除了,对我们来说,可以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已经是挺过难关了。
现在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品牌和新的迭代产品,或走创新的异业合作路线,或走主攻年轻人的小众共鸣路线,或继续主推商务酒店的极致效率……但我还是想和各位品牌创始人说:我们在做投资选择时,只关注投资回报。不管产品如何,盈利模型才是第一。
陈煜:
2023年第一季度,7天酒店旗下门店整体经营收入比2019年提升了23%以上,商务差旅订单大大增加。同时,从市场发展角度来看,第一季度新项目的落地效率也明显比去年高了很多。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目前国内出行人次、整体出行收入都有所增加,但人均单次出行的消费水平却有所降低,人们在消费方面更理性、更谨慎了。
总的来说,对于国内酒店市场而言,酒店这门生意还是很有投资价值的。其中,经济性酒店属于稳健型投资,投入的门槛低、投资回报周期短,相对来说更有确定性。
王坚:
德胧旗下有大量度假、商务型酒店,因此我们对这两类酒店的数据都有比较充分的感知。目前,德胧旗下酒店总体数据略好于2019年。但众所周知,2019年的情况,毕竟是往前数10年内最差的。
所以,我认为现在行业的回暖只是由于压抑了三年的消费需求下报复性反弹带来的短暂复苏。市场要实现快速、长期的反弹,是比较困难的。从长期经济形势来看,酒店业的市场热度整体应当不太会是“V”型,而是呈“L”型平稳推进,以后还是要拼实力。
未来的时代,是多品牌共生的时代,是标准化之后的个性化,更关注用户的品牌和产品才能获得成功。就德胧而言,旗下有奢华品牌方外、经典豪华品牌开元名都,还有唐风宋韵国风品牌开元名庭和曼居,其独特的品牌风格和体验,会吸引消费者共鸣,我认为未来这样的产品才拥有更强的生命力。
罗蒋源:
我比较乐观,觉得行业形势一片大好,也计划开启2个新项目的投资。和今天参会的一些朋友交流后,我觉得,根据目前的数据已经可以初步判断,今年五一国内旅游市场的数据应该也会很漂亮,酒店市场会呈现很明显的“V”型反弹。不过同时,物业的租金也略有上涨。
我们作为投资人,一般不去定义下沉市场和一线城市的回报率问题。不同的市场应当匹配不同的产品,以追求极致的投资回报。我的建议是:在一线城市的一线商圈,尽可能加盟中高端品牌,提高房价的天花板;在下沉市场,则应选择一些性价比更高的品牌,会更有机会。
余亮:
从我手上的酒店数据来看,目前市场确实明显向好。但这种红利是短期现象,还是真实复苏,还是要看下半年的情况才能确定。其实,不管中国、美国,还是欧洲,都经历过经济箫条和大危机。面对多变的市场环境,我们投资人应该学会更加理性地面对。
就我而言,在当今这个时代投资酒店,更重视如何更好的利用好坪效,将个性化、人性化、多样性的优势利用到自己的酒店中,增加酒店投资的功能性与赋能。如果能在下沉市场选择位置优、租金低的酒店,可能回报会更快。
陈颖峰:
酒店能撑过最困难的三年,属实不易。今年2月的数据相比之前确实比较理想,但这波反弹的红利能延续到何时?3个月后、半年后,情况又会如何呢?在我看来,大家在乐观的同时,还是要保持谨慎。
不过,若有比较好的、租金合适的项目出现,还是要当机立断、及时下手。接下来,我也会根据不同市场的租金、收益差异,进行不同品类的项目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