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们可能听过这样的段子吧:思聪拿着父亲给的5亿作为启动资金,赚到40亿,是8倍;我拿着父亲用2元买的手套去搬砖,工资180元,是90倍。原来我的能力比“二代”强啊。

当然,这样的调侃自然不是证明能力的方式,而是对“拼爹”时代的无奈。说起来,或许并非是这个年代不够公平;而是“本来如此”。

只不过在人才断层的那个特殊时期,高考确实让很多底层学子改变了生活。那个时期结束后,认清现实,也许才是我们普通人要学会的一课。看看年轻人之间的差距吧。


(资料图片)

上海复古豪宅被00后买下,即将用于创业

网上说90后是神奇的一代,有人三十多岁未婚,有人二婚都离了。00后的不同人生,差别可能更甚。他们普遍成长在物质条件更为充裕的时期。

而父母刚好在很多行业的红利期,实现了很大的积累。普通人家的00后,尚且在职场里比前人更有“随时走人”的底气。换成富人家,更是超过想象。

上海市可谓寸土寸金,很多同学刚毕业时要租房,必须依靠家长的帮扶,否则连多人合租在隔间,也有不少压力。

对于大多数年轻人,能在这里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窝”,已经非常不简单。家境差的同学,可能连高考时都不敢报这种大城市,担心消费标准给家里增添负担。

可是,世界的参差就是这么大。在竞拍场上,一座豪宅最终被00后买下,成为真正的“楼主”。这是欧式风格的房子,外面看未必很新,却颇有民国老宅的气氛。

据说出资有好几人,都是相互认识的朋友,觉得这间豪宅不错,就一同“入股”。果然,二代的圈子,都是二代啊。

他们要将其用于“剧本杀”创业。无论是做欧式贵族的题材,还是民国风格,都很方便、很有氛围感。楼主信心满满,相信这么专业和耗资巨大的投入,一定会让玩家有很好的体验。

富人子弟,“玩剧本”也能当成创业,普通毕业生很羡慕

看到这样的房子,相信很多网友不禁要羡慕。普通毕业生的模式:苦读十几年,按揭还贷30年。直到老了,一间不起眼的屋子才真正属于自己。

遇上意外情况,还可能前功尽弃被银行收走。富人子弟,“玩”也能当成创业,其实大多只是说得动听而已。楼主自己也承认:尝试失败也无所谓,大不了自己居住。

这句话对楼主而言是句平常的想法,但普通毕业生深深感受到“凡尔赛”。或许不应该说人家把玩耍当成创业,而是“创业也能视为玩耍”。

楼主说玩剧本是自己的兴趣、发扬光大是一种理想,这大概是实话,没什么可酸的。早就有高中老师强调过,普通人家的学生,别把兴趣爱好看得那么重。

有一定资本,往往才有机会拿兴趣当工作。就像富裕的家长,比较喜欢鼓励后代学习文学、艺术、体育;因为他们想的不是就业率和工资。即使毕业生有困难,也能有其他出路。

普通家庭的学生,多半会被要求高中时学理,高考时选工科专业。因为没有人脉和资金,大不了找份辛苦的差事,这是风险低的选项。

差距始终存在,学生早点清楚,不代表消极态度

网络确实让我们见识了更广阔的世界,但也因此遭到部分家长的抵触。有人认为,不该报道这种现象,学生们看完会觉得自己怎样努力都比不上人家。

他们担心子女因此不懂得勤奋了。有人回怼:自己不能经历的话,长点见识不好吗?世界本就是多元的,捂住子女的眼睛,不能解决问题。

笔者更认同后者的观点,差距本来就存在,不用说买豪宅的00后。就算是小学生,也能从衣服、零食、兴趣班等方面,体现出家境的不同。

难道我们都要求学校把所有东西统一吗?显然这是不现实的。学生早点清楚人们在家庭上的差距,不代表要消极面对,更不代表会因此变得不孝顺。

家长没必要这么敏感,反而显得心虚,担心子女拿自己跟别的父母做比较。我们自己首先端正地面对经济上的差距,才会培养出心态好的后代。

很多学生跟家长因此有分歧,本质上不是嫌家贫,而是嫌父母不愿意承认这种参差。只要求学生勤奋,自己不努力赚钱,这才是他们不认同的原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