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少峰读书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01、回归本职工作;

我刚才做了个检讨,自从组建社群之后,这几天的工作主线有点混乱,主要体现在忙活一天,却感觉价值不大。

说实话一开始挺开心,每天大量的阅读和浏览,终于有了发泄口,通通转发到群内;

现在想想不是那么回事,如同葛优老师讲的,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步子迈大了,容易扯到蛋。

这让我想起《十三邀》有一期节目,许知远采访作家唐诺;

唐诺说:“现在很多写手标榜原创,其实就是快速的写完一段观点,推敲成熟度不高;我写文章都是以年为单位,三个月写完,再用一个月改改,放半年之后,再用一个月改改,然后拿给朋友看,根据建议再改改,后自己读几遍,觉得没问题了才会发布···”。

看到这一段采访时,我内心备受激励,真的有人为知识肯下功夫;

如今看我,确实有点草率,起码没有把知识沉淀(看几遍再发),只有传达没有筛选的作用,有点效果,但价值很低。

所以从明天开始,我要把内容再三筛选,或固定在晚上的时候发。目的是把内容做的再精一点。

另外,我也在反思,大家给我付费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毕竟几千块的费用,130一箱的福佳白,可以买50箱;

我的结论是:

1、大部分社群成员对人脉拓展需求很低,大家填入群资料的时候,90%的人选择不介绍自己的业务,排除了割我读者韭菜的可能。

当然,读者在我这里熏陶的五毒俱全,估计也不好骗

2、还是有人觉得少峰对项目、流量的思维有可取之处,譬如关于项目的起盘设计、包括对获取流量步骤的解答。

举个例子,虽然360行都能出状元,但只知道大概就成不了专家,项目再暴利,拉胯的流量团队,低劣的朋友圈塑造、不走心的话术设计,哪个环节都可能把300%的利润,逐步降低到100%、50%,甚至负数。

我猜大家对某某项目不感兴趣,对某某项目确实行得通感兴趣;也就是说,鸡汤类的废话讲解意义不大,步骤操作和注意事项才有价值。

这一点,我已get到!

3、精细化才是王道;任何一个项目,只要脑子里有流水线思维,画出来十个步骤,每个步骤写上【对的五个点】【错的五个点】【注意的五个点】【可优化的五个点】,没有做不好的项目;

我们可以把这套流水线思维套在任何职位上,都适用;

这对我来说非常简单,因为我已经重复了好多年,所以,多做思维导图,应该也是大家对我的期待。

so,我存在的意义应该是;

把项目的阶段尽量说细,把注意的事项尽量说全,把参考的案例尽量说多,把培训的难度降到最低,同时,做到执行时失败的概率,优化到最小。

这事,我也get到了。

其实,我也想以今天这个自我反思,提醒所有读者;

很多事在执行的时候都存在跑偏,纠正方向就显得特别重要;

会开车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一个道理;

再贵的车开一段时间,都要做个四轮定位,何况人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