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1000亿,换十年青春,你会换吗?很多人在听到这个问题后肯定是嗤之以鼻的,青春哪有那么容易换,但就是有这么一个人,他让这个问题变成了现实。


(相关资料图)

李嘉诚,长江集团创办人,蝉联21年香港首富,连续15年华人首富,投资3个亿,今年的8个诺贝尔奖得主中有2个受到李嘉诚的资助。

他们都是在医学界有颠覆性创新的人。如此种种让人不光赞叹诺贝尔奖得主,更不得不称道:李嘉诚,眼光实在是毒!

而李嘉诚的独具慧眼,必然不会是空穴来风、天生具备的,其间种种成就他的不仅有超好的运气,更有能让他获得这个运气的人生经历与魄力。

个人经历奠定成功基础

李嘉诚生于1928年广东,在幼时日本侵略战争全面爆发,刚读初中的他就与家人辗转来到香港,寄居到舅父家中。

后随着战事四起不断,港币下跌严重,物价飞涨,让李嘉诚的家庭生活愈加困难,而父亲又在这时因劳累过度染上肺病,没过多久便病逝了。

在他父亲死前还告诫李嘉诚:求人不如求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训言,这也成为督促李嘉诚的箴言。

为了养活母亲与三个弟妹,年轻的李嘉诚被迫辍学走上社会谋生。先是在舅父的中南钟表公司当泡茶扫地的小学徒,而这个工作虽然基层,却也让李嘉诚学会了察言观色,见机行事。

随后又被调入钟表店当店员,学会了钟表的装配修理技术,同时也懂得了许多行业的技术工程。

但胸有大志的李嘉诚不愿长期寄人篱下,于是便离开了原本的舒适圈,到一家五金店当推销员,这个工作更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不可估量的基础。

他从推销员这个职业中练就了一副好口才,也学会了一个商人该有的滑头与谋略。在他业绩出众荣升为总经理后,对待管人、管事、对外交易谈判又掌握了很多技巧。

而成为塑料花厂总经理,也让他对这个行业的了解颇深,为以后开设办厂提供了很多宝贵经验,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行业人脉。

个人的生活经历不一定要多么的精彩与丰富,在每个地方学到的知识都不一样,合理利用便会成为自己的一大强有力的助力。机会来时当果断,优柔寡断终生悔。说起李嘉诚的成功,与他果断、坚决的魄力分不开。

在1950年,年仅22岁的李嘉诚便决心用自己省吃俭用、苦苦积攒的7000美元创办塑胶厂,第一次创业难道他就不害怕血本无归吗?

在这个战乱的年代里,他依然无所畏惧,开办工厂,取名"长江"。有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之意。即使在初办厂时遭遇种种险境,他也没有退缩,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推动着他不断前行,风雨之后必能见彩虹。

在1957年李嘉诚无意间看到一篇报道说外国一家公司制造的塑胶花全面倾销了欧美市场,这让李嘉诚看到了希望,成为国内率先推出塑胶花的商人,把握每一次机遇,不惧失败带来的后果,这是很多人不能具备的魄力。

而赚得盆满钵满的李嘉诚并没有停止自己的脚步,先后他又建立了工业大厦,正式介入地产市场。李嘉诚的魄力不仅在于敢于创新,尝试新鲜的东西,还在于他能够凭借自己之前的经验分析市场行情,果断出击。

俗语有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其实在生活中,很少有人有这份魄力去尝试,特别是大投资,而李嘉诚就是反其道而行之,他专门去尝试新兴行业,凭借自己善于分析的能力与果决的魄力,他成功了,也成为了让世人敬佩的人。机会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的人。"有一双善于观察发现的眼睛和冷静分析的头脑,这是作为一名成功商人的必备因素。

所谓机会,无处不在,而能不能握住它,全凭自己有没有那双眼睛,而握住之后,那边就要看自己有没有处理的头脑与勇气了,害怕失败可永远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

努力的人运气都不会差

李嘉诚在一次报道中说自己从未失败,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他的运气好,每一次的放手一搏都能恰好成功。

不可否认,他的成功确实有运气的成分存在。可试想,为何就他有这个运气,而其他人就没有呢?运气可不是偏心的小鬼,青睐谁才去谁那里。

要想得到运气这个东西,门槛可不小,首先你要拿出能吸引运气的努力与人生经历,再次你还要有敢拿运气的勇气。

没有谁的成功是一蹴而就,除去少之又少的暴发户,看看有多少著名的企业家没有自己的坎坷经历,他们都是在一次次的生活打击中成长的,并且也是在一次次的磨练中学习本事。运气等于努力与勇气的总和。

都说李嘉诚眼光毒,却都没有想过为何他的眼光毒辣?是与生俱来的天赋?我倒不这么认为,他少年时的经历为他打下的基础功不可没,而他父亲对他的教导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成为富豪后李嘉诚明白其实财富不仅可以用来享受,也可以用来做慈善。于是他不断捐款,还资助医疗事业,为自己、为社会都贡献良多。

身为一个商人,李嘉诚是杰出的;身为一个公民,他也是优秀的。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需要的智慧、勇气与运气他都拥有。

更可贵的是,他还有一颗善良、无私的心,从事公益活动,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民。他的眼光就是在如此这些中变"毒"的。

文/文史旺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