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费者发现南宁经开区友谊智慧农贸市场的购物小票上多了一个二维码,扫码后可获知商品名称、价格、交易时间等。近年来,南宁以数字化升级为抓手,推动全市农贸市场迭代升级,通过筑牢“舌尖上”的放心屏障,让市民“菜篮子”更安全、购物体验更舒心。(8月18日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
数字赋能,让农贸市场更“智慧”。市场的“智慧”体现在更系统、更精准、更聪明。安装在市场外墙上的显示屏播放“总览”,显示着当天的农产品快检结果、以往快检的累计数据等信息;每个档口上方悬挂的显示屏展示“细则”,包括档口号码、农产品品类、经营户姓名等信息;统一配置的智能秤具与系统后台相连,有效杜绝了缺斤短两行为……各种齐全的配套设施紧密配合,构成了一套全面的智慧管理系统,为市场的良好运转配上了一个智慧“大脑”。全面的展示让消费者心里更有“数”、精准的溯源让市场少了“红脸的争执”,统一的管理系统让市场运转更高效,更“智慧”的市场带来的是更优的消费环境。
数字赋能,让产销链条更“透明”。小小二维码,也是无声的“监督仪”。有了这个二维码,产销过程就能在“阳光下进行”:生产者不能“以次充好”、经营者不敢“任性乱来”。以肉类档口为例,除了收款二维码,经营户还张贴了“桂食安”广西食品安全追溯和智慧监管平台二维码,手机扫描二维码后,该档口的经营执照,货品的进货时间、地点、重量、品类等信息一览无余,其中进货时间还能精确至当日某时。“透明”带来的是“诚信”。有了这张二维码,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任度更高了,诚信经营的商户也更易获得良好口碑和经济效益。
数字赋能,让百姓买菜更“安心”。打造智慧市场,根本目的是让消费者更放心、得实惠。带有二维码的“智慧小票”不仅是消费凭证,也是消费者的“定心丸”,后续发现食品质量问题,通过扫码即可快速追溯至对应商家及市场管理方,实现高效沟通维权。以智慧市场为主阵地,用好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延伸监管“触角”,织密监管网络,就能够更好地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让小小的“菜篮子”拎出更加充实的“幸福感”“安全感”。从这个角度讲,智慧也是“智惠”,透过消费者的笑脸,能够感受到数字赋能带来的实实在在变化。
小小二维码,托举大安全。南宁建设智慧农贸市场的生动实践,为数字赋能食品安全监管提质增效带来了有益启示。利用二维码溯源、智能秤具、快检数据公示等技术手段,提高监管效能,维护市场秩序,实现了经营者口碑效益好、消费者权益有保障的“双赢”。以建设智慧农贸市场为契机,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就能更好地守护“菜篮子”安全。(郭雪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