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前后,和过往数十年一样,高菊几乎每天都不能休息。


(资料图片)

炸扣肉、熏腊肉、采购果蔬……年前两周,每天早晨7点多,高菊就开始了一天的行程。下午17:00点结束一天忙碌后,在邻居家或在自家火炕旁,边吃晚饭边与邻里来一场围炉夜话,聊着村里过去一年的新鲜事、今日果蔬采购价等,直到困意袭来,才各自散去。

这一切,都是为了大年三十那一顿五个人的团圆饭。

2022年12月底,50岁的高菊和丈夫决定提前告别工作了14年的浙江温州,新的一年也将在家附近谋一份新工作。她说,多个因素促成了这样的决定——父亲因为摔伤行动不方便,需要人照顾;儿子24岁,需要开始为他谋划相亲事宜;老家湖南吉首市的工资也能达到了3000元/月。

2022年7月20日,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及,2022年以来,受到疫情散发、国内经济下行等多重因素影响,城市部分行业特别是接触性服务业用工需求下降,一些农民工返乡就业。

一些更年轻的农民工正在谋划着留在家乡。

2022年8月,25岁的陈林在父母的几番催促下,最终从广东东莞返回了湖南吉首老家,开始了相亲之旅。16岁初三毕业后,田庆就被父母带着前往广东开始了打工生涯。在当地农村地区的传统观念里,辍学的男生24岁之后就该成家立业,不能再一直飘着。

2023年,为了心目中更加安定的生活,这两代农民工注定将改变维持数年的生活轨迹。

寻找落脚点

“你还会种水稻吗?”

面对这个提问,高菊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点头说:“肯定的,这门手艺做了都快三十年了,什么时候该育苗、怎么插秧都还记得,但身体估计受不了那种苦了。弯腰插秧、收割时的闷热、扛谷子的累,你们这辈人肯定体会不到,年轻时我们都要用背篓背100多斤的谷子走山路半个小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