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架价值6650万美元的湾流G650ER私人飞机降落在北京,特斯拉CEO马斯克迎来了三年疫情之后的首次中国之行。

“今天(5月30日)早上的时候,马斯克的司机就到华贸中心店把一辆model S车型开走去接他了,虽然公司总部有这辆车的定位,但具体行程会保密,我们店员也不知道。”5月30日晚,位于北京华贸中心的特斯拉体验店的一位店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文朋 摄

虽然马斯克此次访华行程较为“神秘”,但仍有部分消息出现在网络上。据羊城晚报报道,根据网上曝光的信息来看,马斯克当晚去的是华府会的缦府宴,据称这是北京的顶级会所,晚宴餐单也一并曝光。


(资料图)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科技刚子

上述消息也得到了华府会工作人员的确认。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马斯克于当晚(5月30日)6点多抵达,并于晚9点10分左右离开。据了解,一般人进入华府会需要验资,“门槛”是3000万元。

根据网传菜单,马斯克到访后的首次晚宴共有16道菜,分为前菜、汤、海鲜、肉类、时蔬、主食、甜品七大类,包括意大利黑醋松板肉、怀旧妈妈菜、马家沟芹菜樱花虾、美国象拔蚌(老坛酸菜)等,“压轴”主食则是炸酱面。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科技刚子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科技刚子

值得一提的是,在网传菜单的封面上,两匹马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寓意着特斯拉在电动化领域“驰骋千里、梦想成真”的祝福。菜单内页字母“E”十分醒目,并用中英双语介绍了“马”的含义,以及祝愿特斯拉在通往电动化的发展道路上以梦为马、横行万里。而汉字“马”和Extraordinary的首字母E对应了马斯克的中英文名字的首字和首字母。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科技刚子

事实上,据环球网援引路透社5月29日报道,3名知情人士透露,预计马斯克本周将访问中国。报道还援引两名消息人士的话称,预计马斯克此行期间将与中方高级别官员会见,并参观特斯拉上海工厂。

对于马斯克访华一事,央视新闻报道称,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方一向欢迎包括马斯克先生在内的各国工商界人士访华,更好地了解中国,推进互利合作。中方也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致力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我们乐见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深耕中国市场,共享发展机遇。

有观点称,马斯克选择此时到访中国,大概率与特斯拉全球布局、新业务产品推进,以及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一系列变化息息相关。

5月30日下午,网络平台流传出一张马斯克与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某酒店大堂并排前行的照片。照片显示,紧随马斯克和曾毓群后的还有特斯拉全球副总裁朱晓彤。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科技刚子

对此,记者第一时间向特斯拉中国和宁德时代方面求证,但截至记者发稿双方均未回应。

据澎湃新闻报道,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此次马斯克与曾毓群会面,商谈的内容可能会包括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储能电芯供应、未来在北美合作建电池厂,以及动力电池供应的事宜。今年4月,特斯拉宣布将在上海投资建设全球第二家储能系统Megapack超级工厂,根据特斯拉的上海Megapack超级工厂计划,将从宁德时代采购磷酸铁锂电池电芯。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新工厂计划于今年第三季度破土动工,2024年第二季度开始生产。”特斯拉相关工作人员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生产的产品将面向全球市场。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项目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以外的首个储能超级工厂项目。“新工厂将作为加州工厂Megapack产能的扩充。”马斯克在社交平台称。

在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看来,包括电池、逆变器、热管理系统等在内的配套产业在中国更为发达,特斯拉选择在中国建厂可以有效降低Megapack的制造成本。

图片来源:特斯拉官网截图

对于宁德时代而言,有观点称,在给新能源车企稳定的动力电池供货量的同时,不少动力电池企业寻求储能赛道作为第二增长极。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中旬,宁德时代携液冷CTP储能解决方案首次亮相于日本东京举办的国际智慧能源周。在展会上,宁德时代展出了户外EnerOne电柜,以及户外预制舱系统EnerC,并公布了液冷储能解决方案的详细内容,引起业内广泛关注。

2022年,宁德时代的储能电池系统业务营收约449.8亿元,同比增长230.16%,成为宁德时代现有业务增速最快的板块,占营收比重近14%。而在此前两年,宁德时代2020年、2021年储能业务营收分别为19.43亿元、136.24亿元,占营收比重分别为3.86%、10.45%,储能业务实现营收增长超20倍,业务比重增长超3倍。

而从行业角度来看,得益于新能源行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社会储能需求正愈加旺盛。日前,中金资本董事总经理吴夏在2023中关村论坛“双碳战略与绿色金融论坛”上表示,储能行业在未来几年将会成为最活跃的赛道之一,可以用“长坡厚雪”来形容。随着行业不断规范化,整个行业将从商业化初级阶段逐渐向规模化方向发展,目前正处于转型关键时期。

根据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59.8GW,占全球市场总规模的25%,年增长率为38%。

国泰君安相关研究报告中称,预计2023年工商业储能将加速爆发。国内储能产品在海外也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就短期的价格、市场、政策波动,以及远期“双碳”政策而言,储能的发展空间和机遇非常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