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8日,钉钉曾宣布将用大模型将钉钉重做一遍。

8月22日,在2023年钉钉生态大会上,钉钉宣布开放智能化底座AI PaaS。


(资料图片)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叶晓丹 摄

AI筑底,钉钉疾行。

短短100余天,聚焦B端企业服务的钉钉,意图打造怎样的AI生态?

在过去几年,钉钉的商业化一直被外界诟病,而在此次大会上,钉钉总裁叶军首次披露了钉钉商业化的核心进展,摸索出了可持续的商业化路径。在AI大模型的风口之下,钉钉发布了大模型应用场景的定价方案,平均一次调用不到5分钱。

全面智能化的钉钉,在商业化的道路上,能否通过生态层的共荣共创,打通商业模式的任督二脉,是一条值得持续观察的路径。

AI时代,to B企业服务市场的机会

离开钉钉后,陈航创办了一家名为两氢一氧的公司。

从钉钉的创始人变成钉钉的客户,时隔三年,陈航再次站到钉钉的聚光灯下。

一路创业,回看钉钉。从客户的角度出发,陈航认为,钉钉在人事、财务、招聘、行政等方面,目前还没有很好地形成一个闭环的数字化工作方式。在他看来,面向中国海量的中小微企业,还有大量企业服务的机会存在。而AI技术的到来,极大地提升了生产力,同时也带来了在线连接的变化。

“在AI技术下,分布式的内容全部被集中,而且还可以提炼,形成摘要,一次性完成内容加工,人不再直接连接知识、不再连接内容,人连接的是AI。”

陈航认为,AI带来的变化,可能可以拉平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差、资源利用的代差。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仍然存在大量的机会。钉钉及其生态合作伙伴,在面对生产力变革的过程中,如何抓住机会,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在宏观世界中面对的问题,其中蕴含着巨大的机会。

100余天,钉钉开放智能化底座AI PaaS

4月18日,钉钉曾宣布将用大模型将钉钉重做一遍。在随后的100多天里,钉钉在AI的道路上,加速疾行。

8月22日,在2023年钉钉生态大会上,钉钉总裁叶军公布了钉钉全面智能化的最新进展:已有17条产品线、55个场景全面接入大模型,完成智能化再造;钉钉同时面向生态伙伴和客户开放智能化底座AI PaaS。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叶军认为:“大模型要从‘玩具’变成生产力工具,必须进入应用场景,但首先要解决模型输入和输出的可靠性问题。AI PaaS解决了大模型的数据安全问题、性能问题,让大模型进入企业上下文场景,降低大模型的不确定性,降低开发运维的门槛,帮助企业数据与大模型建立联系,让大模型能力真正为工作所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现场了解到,钉钉此次宣布开放智能化底座AI PaaS,下接大模型,上连用户需求,其中模型训练平台包括了通用模型和专属模型,此外还有插件开发平台和模型调度平台。

PaaS化,是钉钉对自身的精准定位。

去年3月22日,钉钉在2022年生态大会上宣布全面开放生态,提出“PaaS First Partner First”战略,明确“钉钉只做一件事,就是PaaS化”。

PaaS化指的是,钉钉只做基础能力和基础产品,并将这些能力和产品作为底座开放给生态。PaaS化是一个分阶段的过程。钉钉在2021年提出的低代码(aPaaS)革命,走出PaaS化的第一步。此后,钉钉陆续推出了bPaaS(酷应用)、iPaaS(连接平台)、dPaaS(数据平台)等,不断向生态伙伴开放底座能力。

截至今年3月31日,钉钉已有5000多家生态伙伴,包括独立软件开发商(ISV)、咨询生态、销售及交付服务商以及硬件生态厂商。钉应用数已超过1000万,其中低代码应用数超过800万。

大模型时代,SaaS行业迎来新机会?

而在PaaS之上的SaaS应用(Software-as-a-service意为“软件即服务”),在AI大模型的生产力变革之下,也迎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此次大会上,有演讲嘉宾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国内SaaS增长有两个确定性,其一,生态融合发展是SasS行业的王道,抱团发展、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互联网企业服务平台推动SasS生态高速发展;其二,大模型带来的智能化提升和交互方式的改变,让SasS如虎添翼。

此次大会上,钉钉现场实景演示了AI PaaS上长出的创新产品——数字员工,以及多款智能化场景方案和智能化行业方案。据了解,目前,钉钉已上线AI智能应用市场,首批11款智能化SaaS已经上架。

叶军表示:“钉钉的全面智能化离不开生态伙伴的参与。大模型时代,中国SaaS的黄金十年才刚刚开启。”

叶军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根据IDC(国际数据公司)的数据,2022年,国内企业级SaaS市场规模有41.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8亿元)。而据媒体报道,今年上半年,企服SaaS公司在二级市场上一片热闹景象。今年4月,北森控股作为国内“HR SaaS第一股”登陆港交所,开启了年内国内SaaS企业集体冲刺资本市场之旅。

之后,包括电商运营SaaS聚水潭、智能音视频服务商七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发票服务平台百望云、财税解决方案提供商慧算账等公司也都纷纷递表,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刺。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AI大模型目前对SaaS行业更多是“赋能”的作用,还说不上模式的“颠覆”。商业化成功与否,是一个关键的考量因素。

独立单飞与商业化路径

当前,钉钉推出的AI PaaS更多是面向B端的SaaS企业,钉钉的商业化布局是如何做的?

对于备受关注的大模型落地应用场景的收费问题,钉钉也给出了明确的方案:钉钉专业版年费9800元基础上,增加10000元即可获得20万次大模型调用额度;在专属钉钉年费基础上,增加20000元即可获得45万次大模型调用额度。相当于一次调用平均只需不到5分钱。

事实上,在商业化的探索上,钉钉此前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

在办公软件行业,除钉钉外,还有企业微信和飞书可以与之抗衡。此前,有分析人士认为,协同办公平台的商业化进程并不轻松,需要面对的客观问题很多,尤其是在给客户造就了“免费”的印象后,想要盈利就需要培养客户的消费意识。

不过,此次钉钉首次披露了其商业化核心数据。

截至2023年3月末,钉钉软件付费企业数达10万家,其中,小微企业占比58%、中型企业占比30%、大型企业占比12%;钉钉付费DAU超过2300万。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叶军透露,钉钉ARR(年度经常性收入)远超半人马公司1亿美元标准,仅软件订阅式GAAP年收入也已经明显超过这个数字。ARR反映了当年客户的签约情况;GAAP收入则反映了当年实际履约的情况,更真实地反映了经营的实际情况。

同时,叶军表示,今年以来,钉钉软件订阅式收入的续费率较高,利润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与此同时,随着疫情过后钉钉进入常态化使用,服务器和带宽成本已经降至疫情峰值的四分之一,接下来将加大创新产品的研发和前线服务团队的投入。

而逐渐摸索出商业化路径的钉钉,也正在走向独立。

据媒体报道,8月14日,据阿里内部人士透露,钉钉总裁叶军在近日的一次钉钉内部会议上确定,钉钉将从阿里云中独立,组织架构回归集团,此后业务将独立发展。

谈到脱离阿里云后钉钉的定位,叶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钉钉的商业模式其实和阿里云有着非常大的差异,之前两者在大客户方面找到了一些合作方式,而今后钉钉和阿里云的合作也不会中断,阿里云依然是钉钉一个重要的销售渠道。从今往后,钉钉的定位仍将是一个协同办公平台和应用开发平台,只是会在前面加上“智能的”作定语。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