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王培哲

近日,广安—剑阁“手牵手护古柏”捐资认养活动在广元市剑阁县翠云廊举行。剑阁县现场向社会各界发出“手牵手护古柏”活动捐资认养倡议,广安发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捐资40万元,在翠云廊、拦马墙认养蜀道古柏40株。这是四川省实施《四川省古树名木认养办法》以来,剑阁县所获的首笔蜀道古柏认养资金。

“开了个好头!”剑阁县翠云廊古柏自然保护中心主任唐天勇认为,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募集认养资金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将保护和宣传结合起来,不断增加古树名木保护的社会参与度。

正在开展人工修复的翠云廊古柏。 李志强 摄

吸引全社会参与是长远之道

漫步翠云廊不难发现,参天的古树身上往往都有人工修复留下的痕迹。简单的,有保护围栏和支撑钢架;复杂的,包括防腐材料填充和避雷设施搭建。

唐天勇介绍,翠云廊古柏群中,绝大部分古柏都需要人为干预才能继续生存,“特别是数百年、上千年的古柏,都存在树干被腐蚀、倾斜等问题。”

修复,资金需求被摆在了第一位。剑阁县林业局局长张智勇解释,古柏保护是一项高度“定制化”的工程,树与树之间的生存状况差异很大,有时仅仅隔了一条路,两棵树的营养状况就会天差地别,“需要‘一树一策’,有针对性地开展修复,每年的养护成本从数千元到上万元不等。”

解决资金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发动社会进行认养。省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发起认养的第一目的是调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保护还是要靠财政“兜底”,“古柏保护需要久久为功、用心用情,靠项目支持只能解决一时需要,全社会参与才是长远之道。”

正在开展人工修复的翠云廊古柏。 李志强 摄

提高古树名木知名度是关键

按照四川古树名木认养办法,认养一棵古树名木,需要经过认养申请、主管部门核实、签订协议书、缴纳认养资金、获得认养证书等步骤。

4月初,剑阁县蜀道翠云廊古柏认养运营合作项目正式签约,标志着该县7803株蜀道翠云廊古柏认养行动正式启动。

项目的基础,是当地一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组建的认养保护运营平台。平台通过多种媒体形式,宣传蜀道翠云廊古柏品牌。在此基础上,平台通过认养的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向全社会公开募集保护资金,专项用于蜀道翠云廊古柏复壮保护等工作。平台负责人提到,下一步还要采取线上线下等多元化的营销和推广活动,为建成“大蜀道、大剑门”国际旅游目的地核心区增加内涵、提升热度、吸引流量。

正在开展人工修复的翠云廊古柏。 李志强 摄

在张智勇看来,“吸引流量”是发展社会认养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企业认养既是体现其社会责任感,也是希望提高自身品牌价值。但难题在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古柏群对于社会和企业而言,都没有太多宣传价值。这次收到的认养资金开了个好头,但是接下来如何持续运营仍然是不小的考验。”

“破解古树认养难,也需要换位思考。站在企业的角度,认养一只熊猫和认养一棵古树名木相比,哪个影响力大?事实上,它们对于生态的影响难分伯仲,但在社会公众看来,认养熊猫的流量显然更高。”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坦言,打开古树认养思路,需要与当地旅游发展协同考虑,从根本上提高古树名木知名度,才能增加社会参与度。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