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不会有哪个板块能像银行板块一样,存在多个极端。喜欢它的人,将养老资金,甚至毕生积蓄都放进去;不喜欢它的人连关于银行板块的资讯,哪怕是利好信息都不想看。诸如此类的极端情况还有很多,无论是网络上还是现实中都有较强的争论。接下来,我就来盘点一下,银行板块最常见的四大派系之争。


(相关资料图)

一、长期投资与波段投资之争

银行板块最常出现的争论当属投资方式的争论。

有人认为投资银行股就应该长期持有,它是国计民生行业,不容易出现行业问题,加之股息分红比较高,而且稳定,投资者长期持有可以获得较为稳定的收益。他们甚至拿出了招商银行、国有大行的例子来强调。

还有人认为,如果到低点不买入,那不就是肉到嘴边不张嘴吗?如果高点不止盈,那不就是将到嘴边的肉拱手让人吗?他们认为投资股票最重要的就是依靠股票价格高低变换来获得收益。平安银行、成都银行都是很明显的例子。

推崇长期投资的人认为自己是价值投资的信徒,不容他人置喙,甚至把巴菲特老爷子都搬出来。热衷于波段投资的人认为收益是衡量投资方法正确与否的关键,谁越快获得收益,谁获得收益越多,谁就是对的。

二、国有大行与非国有大行之争

也许是被村镇银行事件、银行倒闭等多个负面信息影响,很多人一谈银行投资就说:“我只选国有大行,其它类型银行我是不会介入的。”投资国有大行几乎可以获得确定性收益,因为股价波动较小。在他们眼中,银行板块只有两类银行,一类是国有大行,一类是非国有大行。

还有另外一些银行股投资者则认为国有大行波动太小了,投资国有大行跟去银行买理财差不多,根本无法获得具有想象力的股价波动收益。如果只图安稳,收益势必太少,还不如将资金都放到银行来得稳妥。

投资国有大行的投资者中,新手与老手同样多。在2022年银行板块的至暗时刻里,持有国有大行的投资者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国有大行的回撤幅度很小。在2014年大牛市来临时,持有国有大行的投资者无疑是悲剧的,因为同是银行股,国有大行的涨幅却相对较少。

三、高股息与高波动之争

巴菲特说:“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很多人都知道这句话,但理解起来却是千差万别。

有的人认为买公司难道不就是为了公司盈利后的分红吗?我们只需要长期持有,无需过度关注股价变化,只要每年的分红可观,那就很不错了。很多人合伙创业,投入不少资金,别说分红了,能不把公司干黄都是烧高香了。

还有人认为,要啥股息?拿到分红还要除权,股价还要下调。还不如等股价除权后买入,获得低价筹码后,等待股价上涨后卖出。另外,股息再稳定,也不一定是年年给,就算年年给,也不一定每年都有这么多,还不如通过低买高卖获得差价收入来得实在。

四、高估值与低估值之争

银行板块是所有板块中估值最低的,在低估值的银行板块里,也有估值高低之分。比如宁波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都是比较优秀的高估值银行股;农业银行、兴业银行、江苏银行都是比较优秀的低估值银行股。它们都很优秀,但是投资者看待它们的角度却完全不同。

有些人就喜欢高估值的银行股,他们认为高估值也许意味着高风险,但是银行板块整体估值很低,估值再高的银行股放在整个A股都是非常低估的,何谈风险呢?

还有人就非常喜欢低估值银行股,他们认为持有低估值银行股,才能在牛市来临时实现戴维斯双击,实现价值最大化。低估值银行股就像被抹布盖住的金子,秉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理论,这些银行股迟早能够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总结:

银行股投资领域,争论一直都未停歇,你不能武断地说哪一种就是对的,哪一种就是错的。每个人的资金量不同,风险偏好不同,时间精力不同,对投资期限的要求也不同,自然会生出不同的投资策略。衡量投资策略对错的唯一标准就是是否能在自己可控范围内获得最大收益。

成熟的投资者会抓住各类股票的特点,在板块内部的轮动以及牛熊转换中,适时找寻投资机会,获得较高收益。

我是专门研究银行,喜欢讲干货的银行研究僧,关注我,咱们一起学习探讨,如果你觉得我说得对你有帮助,欢迎多多转发、点赞、关注。

推荐内容